“双十一”难改行业颓势 纺织服装业蛰伏侯春
发表时间:2012-11-19    作者:杨祖媛 发表评论

  刚刚结束的“双十一”网购狂欢中,天猫一举创下高达191亿元的交易记录,目前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美邦服饰、杉杉股份、百圆裤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参加了11月11日当天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当日实现的产品销量基本都超过了平日月销量的一半以上。

  然而,在电商五折促销的“光环”下,一方面是销量的激增,另一面则凸显出纺织服装行业库存高企和业绩下滑的双重困境。根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在近期公布的纺织服装行业三季报中,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的上市公司不足三成,较去年同期减少一成有余。其中净利润同比增长逾100%仅6家上市公司。

  2012年三季度中经纺织服装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中经服装产业景气指数为96.6,比上季度下降0.6点,连续5个季度呈现回落态势。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多项指标同比增速出现整体回落。

  此外,在刚刚闭幕的第112届广交会上,采购商和与会人数及成交额双双下滑,下滑幅度均超过10%,其中,纺织服装成交下滑15.5%。从总体上看,纺织服装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从国内形势看,经济增速放缓,内需不振,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用工需求持续减少。尽管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服装企业加大促销力度,刺激需求,销量一再创新高,也难以扭转纺织服装行业盈利下滑的态势;从国际形势看,靓丽的经济数据背后暗藏三大隐忧:全球经济放缓、欧债危机、“财政悬崖”,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担忧导致出口市场需求不旺。加上中东、东亚、中亚的棉花、纺纱和织造的价格低,劳动力等方面成本低廉,吸引欧美纺织服装采购转移。

  另外,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给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带来一定压力。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099.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9亿美元。同比微增1.99%,增幅缩减20.81个百分点。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也是导致纺织服装行业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一路走低,棉花临时收储制度维系了国内虚幻的“相对高棉价”。由于棉花价格国内与国际市场出现严重倒挂,国际棉价大幅度低于国内棉价,纺织企业都尽量使用进口棉花,但棉花进口受配额限制,这必然导致部分企业生产成本高企,毛利率进一步下滑,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弱。

  然而,危机亦是转机,中国纺织服装业正站在一个调整转型的十字路口,新一轮市场洗牌已然来临。穷则变,变则通。如今的纺织服装产业已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也是资本、智慧、技术、知识、智力密集型,单纯依靠原料和劳动力优势吸引转移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谋求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

稿件来源:全景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