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收储和抛储难权衡 政策面继续主导郑棉走势
发表时间:2012-11-21    作者:华泰长城期货/孙宏园/黄玉萍 发表评论

  利空棉价的全球供给过剩、下游需求不振等问题短期难有好转。同时,我国棉花产业还面临着许多两难,如棉农和纺企难兼顾、收储和抛储难权衡等。正因为如此,政策面的变化更能主导郑棉走势。

  全球库存高企

  USDA和ICAC两大机构公布的11月全球供需预测数据较10月都大幅调高了产量和库存,而消费和贸易量却在不断调降,供给过剩将长期打压期棉。USDA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均创历史新高,两者分别为8026.6万包和75.5%,这是全球库存自1981年以来首次突破8000万包。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此前市场炒作美棉质量问题,还是美棉连续三个交易日跌至70美分/磅心理价位以下引发买需,消息面刺激下的涨势都无法持久。

  需求略见回暖

  近期相关数据显示下游有回暖迹象。首先是10月PMI数据上升明显,纺织服装类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也有所回升。其次是10月外贸数据出口同比增11.6%,增速创下5个月新高。第三是10月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7%。

  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些利空消息,广交会到会采购商人数及成交额双双大幅下滑;调查显示,纺织企业在库库存增加4.76万至84.21万吨;棉副市场萧条依旧,受累于豆粕和豆油跌势,油厂采购原料时大力压低棉籽价格,棉厂压榨棉油也处于亏损之中。足见目前判断行业回暖尚为时过早。

  收储政策下郑棉何去何从

  近日,中储棉管理总公司宣布,局部地区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大部分棉花等级达不到4级以上的可放宽收储质量标准到5级,自11月19日起实施。

  虽然这一政策受惠者仅限于受灾地区的具有400型棉花加工资格的棉花企业,但从郑棉走势来看,收储新规确实有效抬高了1301合约期价底部。11月20日1301合约日线已经是连续第五天收阳,收盘价报于19725元/吨。另外,随着不断加快的收储进度减少市场上流通的棉花数量,现货价也是加速向收储价靠拢,11月20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已经涨至18807元/吨。

  回顾这近十年收抛储历程,我们发现,2008年以前收储规模都较小,而2008年以后三次大规模的收储托市作用都不容小觑。但在肯定收储政策强大托市作用的情况下,纵观收储结束后郑棉的走势,第一次收储结束后,市场供需缺口显现,加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棉花价格继续上升。而第二次收储结束后,因受累于全球宏观经济忧虑和需求不振,郑棉应声下跌。

  笔者认为,即将在2013年3月31日结束的收储同样将宣告郑棉失去支撑。因为目前全球供给过剩和下游需求不佳的情况短时期无法改变,而根据2004年至2012年3月31日以来的收抛储数量计算,国储已经有235.2万吨储备棉,假设2012年9月以来棉花净轮入量仅300万吨,国储库存也达到了535.2万吨,占全球期末库存1747.6万吨的31%。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抛储和轮库的情况,将对国内棉价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郑棉后期走势很可能受政策面影响更大。在收储托市作用下,棉企全力交储,无人注册仓单,1301合约上很可能出现逼仓情况,空头被迫只能平仓或展期。相比之下1305合约表现较弱,收储结束之后,郑棉主力将可能会继续弱势。

稿件来源:期货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