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服装品牌面临较大挑战 巨大容量有待本土品牌深度挖掘
发表时间:2012-12-06     发表评论

  专家看休闲服饰行业:(1)今年内外资品牌都面临较大挑战。近一年来所有品牌都加大了折扣力度,价格也做了些调整,像ZARA、H&M和优衣库,往年的主打产品,单价都略有下降。有些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商铺下滑的更厉害,即使像ZARA这样的品牌,三季度可比店能做平已不易。(2)本土休闲品牌亟需提高零售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对品牌定位、渠道、目标客户群做出更精准的定位及配套的策略。本土品牌外在的快速增长在内部还体现出很多薄弱环节,品牌在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这都是由于缺乏专业度。市场成熟后需要企业具备更多专业开拓能力,未来国内休闲服饰企业将定位更细分的消费群,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舍弃粗放式的开店铺货。(3)外资品牌的影响力局限于主流城市,二、三线市场认可度远不及一线市场。ZARA在二、三线城市已经显露疲态,本身这个品牌在国内有点被神化的感觉,在一线城市有许多拥护者,但摆在二三线市场,它的性价比没有优势。(4)休闲服饰市场空间仍然很大,本土企业的成长将取决自身的调整与操作。以休闲男装为例,行业的空间远远没有打开,中国男性对穿着搭配远远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未来男装的趋势是像女装一样出现更多细分市场。相信未来会有本土企业拥有这样的眼光,去发现更大的市场空间。

  我们的看法(1)休闲服本身比其他品类并不具有更高的周期性,目前行业本身的需求还是处于于一个正常增长的阶段,休闲行业目前6000亿元左右的容量,大大超过其他服装子行业业,近10年基本保持10%——20%左右的较快增长,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行业本身需求并没有问题。(2)我们认为国内休闲服行业目前面临的发展阶段、竞争格局等与国内运动服饰所面临的情况是有本质上差异的,本土休闲服重蹈本土运动服饰企业覆辙的概率很小。(3)从国际经验看,本土品牌在本土休闲服市场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休闲服饰行业预计未来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本土企业去挖掘。(4)去库存终将告一段落,本土休闲品牌在巩固渠道掌控能力、提升单店质量与内部管理后,一旦终端有所回暖,企业具有较高的业绩弹性(5)相比外资品牌,本土休闲品牌更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方向,更熟悉更适应国内多层次的商业环境,在一线以外线城市的优势更为突出。

  投资策略与建议:投资策略与建议:

  落实到休闲服饰行业的个股机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差异化定位、企业发展仍处于外延扩张快速推动阶段的搜于特和相对于行业的调整公司经营预计已经提前度过最困难时期,未来有望改善向上的美邦服饰。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的复苏慢于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稿件来源:全景网络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