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收储撑价消费乏力 棉花行情在纠结中前进
发表时间:2012-02-10    作者:任新普 发表评论

  自去年9月8日实施2011年度棉花收储以来,我国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经历了反弹—下跌——再反弹的曲折历程。同期国内郑州期棉指数也经历了从2011年9月8日至2011年10月21日的下跌(22103-19809)和自2011年10月21日至今的反弹(19809-22350)两个阶段。从棉花期、现货价格走势看,当棉花期、现货价格跌至19809元/吨和19000元/吨时,皆有神奇力量将价格拉回,显示了国家收储政策对棉花期、现货价格的巨大影响。

  产量增长,供应充沛。11/12棉花年度,我国棉花生产出现了面积扩张,产量增长的良好局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统计,11/12年度我国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为7941.7万亩,同比增长8.5%。

  消费乏力,压制棉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和中国的棉花消费量出现下滑。我国棉花消费量从上年度的1023.3万吨降至957.99万吨,下滑6.38%。同期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也从35.48%升高至53.05%。我国棉花库存消费比也从26.99%升高至38.71%。

  启动收储,稳定棉价。面对产量增长、需求减弱的不利局面,为了保护国内棉农的种植积极性,避免棉价出现大起大落,国家相关部门未雨绸缪,于2011年3月底出台棉花收储临时预案,9月初着手实施。从收储量状况看,至2012年2月7日,已经实现收储249.69万吨。国内棉花企业在交储有利情况下,交储积极,基本实现“颗粒归仓”。收储的实施,使得国内市场流通的高等级棉花相应减少,价格受撑上行成为必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11年收储政策即将进入收尾期,市场对12年收储政策何时推出,收储价格和收储数量如何界定充满了期待。

  行情在矛盾中发展。从国内棉花供需看,11/12年度基本呈现供应宽松局面,年度中间也不排除国储部分抛储的可能。从国内期棉技术走势看,郑期棉指数在22000、25000处面临重要技术阻力位。未来支撑棉价的主要因素将来自于收储政策的推进、棉花种植面积预期的下滑和国家可能推出的经济政策调整等方面。因此新年度棉花期、现货行情将呈现阶段性反弹和阶段性回调想夹杂,波段式运行的发展轨迹。

稿件来源:证券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