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正月十六,初春阳光洒满大地。
阳逻长江大桥下北侧、长江西南岸边,242公顷的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工地上,一座座铁塔拔地而起,一个个大型储罐“破土而出”。
现场,张炳骞师傅手持对讲机,指挥工人们将一台可起吊1000吨的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卸下。“我们准备转场到另一个区域吊装作业。”他告诉记者。
当天,武汉乙烯项目部吹响冲锋号:进入决战,各工程承包商务必加快复工进度,2月10日前全面铺开,形成施工高峰。
按既定目标:今年底,80万吨/年乙烯工程全面建成中交,即工艺路线全部贯通。明年上半年投产。
向着武汉乙烯,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正在会集,一场万人大会战正在展开。
工人云集,设备安装进入高峰期
走进80万吨/年乙烯工地,一些工人正在搭脚手架,四五十米高的柱形铁塔和巨大的球罐、贮罐,布满长方形工地。“塔是用来裂解或分馏相关原料的,有154个;球罐和贮罐主要是用来储存石脑油和相关产品的,有134个。”项目部人员边走边介绍。
“看到顶部插着五星红旗的塔了吗?”来到乙烯工程核心区,项目部人员指着一个银色铁塔告诉记者:“那是2#丙烯塔,高103米,重近1200吨,整个工地就它最高最重。”“核心区还有一个塔,直径达11.5米,是最粗的。”
记者一边看这些“尖板眼”,一边打听:目前,乙烯工程9套装置和公用工程的土建施工陆续收尾,232台长周期设备、293台次长周期设备全部订货,大件到货83件,已吊装54件,工程建设总体进度完成65.4%。
今年,80万吨/年乙烯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项目部人员说,全面复工后,每天会有7000至8000人施工,如果到今年7至9月施工高峰期,现场作业人员将超过1万人。
根据总体统筹安排,今年3月底,乙烯项目水、电、蒸汽、风、氮气等公用工程及部分配套设施将相继中交、试生产。今年下半年,工艺生产装置安装扫尾,开始单机试车、“三查四定”整改消缺,12月底全面建成中交。
国产最大吨位起重机进驻工地
3600多亩的乙烯核心厂区工地,原来只有一条碎石路。记者探访工地时看到,除了林立的装置设备,还有纵横交错的宽阔水泥路。项目部人员说,厂区内共修了37条路,宽度有7米、9米、12米、14米四种,总长接近20公里。
“在实施地面工程之前,我们已在地下铺设了接近120公里的各种给排水管道,以保障大规模工业生产。”施工管理部人员一番话,令记者吃惊不小——可以想象,地下是一番多么壮观的景象。
有关负责人回忆,2010年是武汉雨水较多的年份,4月至11月铺设地下管道时,经常遭遇积水和土方坍塌,但工程人员迎难而上,风雨无阻,想尽办法确保按期完工。这位负责人因为天天泡在工地上,一双劳保鞋本可穿两年,却不到一年就磨破。
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区,停着一台大型起重机,仅它的履带就有近2米高。项目部人员介绍,这是第一台国产最大吨位起重机,可以起吊2000吨,去年到达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地进行首吊,至今已吊装多个大件设备,目前正等待吊装本月20日左右到货的直径6.3米、长90米的洗涤塔。
“只有武汉乙烯这样的大工业项目,才用得上这样的‘大力士’。”项目部人员说,乙烯项目大胆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为加快武汉乙烯项目建设。
2010年3月,乙烯工程进入实质性全面建设阶段。作为一个投资达165亿元的大工业项目,确保两三年建成投产,企业推进的决心和效率显而易见。
“一号工程”创造一流速度
乙烯厂区内加紧复工,厂区外,政府修道路,筑铁路,协调供电、供水,马不停蹄地推进配套工程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厂区周边主干道——临江大道和八吉府路达到通车条件,已成为进入乙烯核心厂区的主要通道。
武汉化工区人员告诉记者,在正式道路建成之前,我市修建了3公里施工便道,确保了105台大型设备顺利进入核心厂区。目前,乙烯快速路正在加快建设,1.3公里焦沙路段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新建6.3公里吴沙大道段已完成4.5公里土路基。
同时,我市积极解决乙烯项目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安置和子女入学问题,已为147名引进人才办理落户手续,解决28名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和10名配偶工作安置问题,目前正在办理29名引进人才落户。
此外,我市开通了到乙烯核心厂区的公交线路,开辟了邮政所工作用房,保障乙烯核心厂区正式通邮。
乙烯工程是省市“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推进决心坚定不移。去年,市政府下令:将服务80万吨/年乙烯配套工程定为“治庸问责”解剖性工程。全市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全力以赴,高效解决乙烯项目部提出的相关问题。
很多工作超常规进行:市财政局一天内拨付1亿元借款,作为铁路专用线资本金;武汉供电公司建乙烯项目“电力走廊”,8个月的事2个月完成;市国土规划局派出2名规划师常驻化工区,零距离服务工程建设;市人社局一周内办理完成33个乙烯外引人才落户手续。
“我们的优质服务将一直伴随乙烯工程。”市政府有关人士话语坚决。
武汉化工产业
跑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昨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2011年,武汉石化产业预计产值为400亿元左右。随着80万吨/年乙烯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上游炼油规模的提升和下游产业的延伸发展,我市石化及相关配套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500亿元左右,成为我市“工业倍增”的重要支撑。
规模扩大:成华中最大石化基地
专家介绍,在中石化沿长江的安庆、九江、武汉、荆门、长岭5个炼化企业中,80万吨/年乙烯建成后,将使武汉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石化基地,我市在全国石化工业版图中的地位将得到历史性提升。
武石化一位专家指出,目前,全国三大能源巨头——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都在建设乙烯项目。从目前来看,武汉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可望跻身全国乙烯项目产量十强。
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1-12月,全国乙烯产量达1527.39万吨,产量位列省市前三的是广东、上海和江苏。分别占总产量的14.84%、12.93%和10.08%。而从单个项目来看,去年,中石化天津乙烯项目产量突破130万吨,居全国第一。
瓶颈突破:产业由点到链裂变
专家介绍,武汉石化产业目前主要是武石化炼油,但500万吨/年的加工能力在中石化集团内只能算中小企业。其次,化工主要是炼油的副产品聚丙烯,同时,武钢焦化有焦油苯,但数量少,档次不够高,葛店化工厂搞盐酸等无机化工,发展受到制约。化工产业整体规模在全国排中等偏后位次。
“武汉化工产业不发达,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有机原料。”石化专家、武汉化工区管委会顾问汤礼忠说,乙烯项目则提供了有机原料,一举突破武汉石化业发展瓶颈。
武石化一位专家指出,所有的有机石化产品都是乙烯的“徒子徒孙”。目前,以乙烯为原料,下游已延伸出成千上百种产品。“到底能够向下延伸多少品种,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谁说得清楚。”
乙烯项目推进同时,我市正想方设法将原料留在本地“生根发芽”,着力打造环氧乙烷、碳五、碳九、芳烃4条乙烯下游产业,力争在近年使石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千亿产业。
乙烯最主要裂解原料来自原油加工产生的石脑油。为给80万吨乙烯工程提供充足原料,武石化炼油改造二期项目也在同步施工,计划今年11月投料试车。改造完成后,武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将由500万吨/年提高到800万吨/年。
目前,武石化炼油改造二期项目进度完成60%。截至2011年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24个主项基础设计审查及批复工作完成23个,21个进入现场实施阶段。53台长周期设备和134台次长周期全部订货完。各主项土建施工收尾,逐步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效应初现:12种原料引来百亿投资
阳逻长江大桥北侧的乙烯项目工地正在加紧复工,记者昨日看到,大桥南侧的北湖组团产业园内,由武汉鲁华粤达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6.8亿元兴建的,80万吨乙烯下游石化产品首个项目也在加紧施工。
今年,80万吨乙烯工程将建成中交,武汉化工区跟乙烯配套的北湖组团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进入建设高潮。“花未开先闻香”,80万吨乙烯衍生的原料已吸引125亿元总投资。这些下游企业将与乙烯工程同步建成投产。
据悉,围绕乙烯装置提供给地方的原料,武汉化工区已与40多家企业进行了接洽,先后与山东鲁华、中荣国际、力诺集团、台湾东联等9家中外石化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些项目投产后,我市环氧乙烷、碳五、碳九、芳烃4条乙烯下游产业链可初见雏形。为乙烯设施提供充足原料。
【小资料】
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是石油化工基础性原料。
乙烯产品直接繁衍和带动发展塑料深加工、橡胶制品、纺织、石蜡深加工、助剂加工、包装材料、建设材料、化工机械制造、工程建筑、运输、餐饮服务等配套产业。从曾经的“的确良”到今天色彩斑斓的时装,从12英寸黑白电视的简陋外观到液晶电视的精美外壳,从价格低廉的塑料用品到高科技化工材料制作的高档家具,这些都与乙烯紧密相关。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