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经济双双放缓可能引发汇率战
发表时间:2012-03-23     发表评论

  中国和欧洲都在承受着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压力,这可能会考验中国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容忍度,从而使中欧的政策利益产生冲突。

  周四公布的中国和欧元区制造业数据都黯淡无光,凸显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处境何其相似。外界普遍预计欧元区今年将陷入经济衰退,从而使欧元走软的预期获得了支持。

  但至少就目前看来,中国的情况更令人担忧。自从中国将官方经济增长预期由8%下调至7.5%以来,一连串低迷的中国经济数据给全球市场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并使人担心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放缓。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就会想到借助于人民币贬值,就像以往在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时所做的那样。如果此时欧元也屈从于许多人意料之中的市场抛压,就会使中国与欧洲这个重要贸易伙伴(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数据显示欧洲购买了约20%的中国出口产品)之间产生直接的政策冲突。到那时,中国可能会动用巨额的外汇储备来力挺欧元。

  位于伦敦的Roubini Global Economics欧洲经济部门负责人Megan Greene指出,欧元区要在短期内恢复经济增长,需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欧元急剧贬值。但Greene说,他们根本不相信这种情况真会发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会顾及本国出口业所受到的影响,绝不会容忍欧元贬值。

  WTO称,在中国进口商品总量中,来自欧盟国家的商品占到12%。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数据显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已在去年成为中国第六大双边贸易伙伴。

  中国两难处境反映出因长期依靠出口来促进增长和就业而受到的局限。在意识到美欧经济的放缓已对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构成威胁后,中国政府已承诺将使经济增长方式朝着更加依靠国内消费的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意味着允许人民币走强,同时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不过,经济学家们指出,不能指望马上发生这种转变。在中国出口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打汇率牌的想法会更加强烈。

  投资公司Livian & Co.首席执行长Michael Livian称,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增速一直在10%,如果降到7%以下,就类似于经济衰退。他说,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很高,而目前所有迹象都表明,中国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下滑日益严重,这只会使出口业对中国经济变得更加重要。

  外汇市场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国央行每日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但普遍受到忽视的欧元/人民币中间价可能会提供有关中国愿意忍受欧元多大幅度贬值的暗示。欧元兑人民币周四已升至人民币8.355元,较1月份创下的数年低点8.002元上涨了4.4%。

  富国银行(Wells Fargo)驻纽约的外汇策略主管Nick Bennenbroek指出,中国监管部门会不时关注欧元/人民币汇率。

  Bennenbroek表示,欧洲和中国都指望借助本币贬值来度过经济放缓的难关,他相信中国在对待人民币兑欧元和美元汇率弹性的问题上会变得更加谨慎。

  他说,如果欧洲的汇率波动剧烈,中国就可能在政策上严阵以待。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