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来彪:当前时装品牌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风格的广泛覆盖性
发表时间:2012-03-26    作者:徐来彪 发表评论

  H&M推行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名师跨界系列已经发挥出强大的影响力。3月8日,Marni at H&M上市。到底是渠道彰显了设计,还是设计造就了渠道呢?H&M持续性的名师系列已经告诉我们答案:牛逼的人们是互相成全的,而H&M这样的SPA品牌,是可以不断“包养”大师的。

  每次,看着H&M的跨界系列推出,从预告、项目单独Logo、入市前party、专有网站、lookbook、still life、Campaign、Video、新闻稿、价格表、后期的名人穿着报道跟进,Facebook、微博等跟进,H&M展现了十足时装运作的能力:产品力+引导力+互动力,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挤占和弱化了别人空间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将绞杀很多对手。

  关于H&M,人们也许更多直观地联想是“休闲、平价”,与时装相去甚远。不过,“十年树木”,H&M推动Crossover的智慧和成果,令人叹服。H&M不仅把大师们一个一个弄进了闺房,High地云雨一番,更重要的,把对时装的定义和话语权,巧妙进行了转移。这到底是董郎娶七仙女还是吐蕃王联姻唐公主呢?

  2011年H&M全球2400多家门店的业绩是1288亿瑞典克朗,与之呼应的是试衣间收银台的排队人群。十年名师跨界系列运作+持续改善橱窗与VM表现+空间设计+单品能力的提升,H&M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它的过去,还有大家的未来。H&M正用新的方式,立体的覆盖,在牢固的渠道中,侵袭着传统时装高傲而虚弱的领地。

  时装品牌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风格的广泛覆盖性,即没有一种明显而又有价值的风格被顾客们广泛深深接受。国外大牌的问题是有点高傲(价高)而覆盖性不足(顾客知道无法常规消费),国内时装品牌是风格不稳定或不被广泛认可。H&M巧妙转移矛盾,不再以产品本身为全部,转而以产品+名人+传播的套路,结合传播阶段大牌的做法,加之门店有效的视觉表现。

  未来时装与休闲装的边界将变得不再泾渭分明。时装将作为一个风格属性被渗入到各类别中,不管男装还是女装,休闲装还是传统时装。但传统时装品牌进入更为年轻和休闲的细分市场,比起H&M从休闲覆盖到时装来说,难度更高,原因是它们根深蒂固的门户意识,而H&M它们则更为“轻”。

  其实,我要说的是,品牌在全球化和互联化的时代中,成功之道在于追逐本质与趋势。时装化就是本质和趋势。当初OTT与欧时力在女装,GXG与太平鸟在男装中的兴起,本质就是时装化。这不仅是产品本身的时装化,门店形象、顾客沟通与传播及内在的运作思维和理念都要时装化。

  不要跟我说H&M、Forever21的质量问题,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此,你不能拿别墅的价格来衡量经济适用房,但这并不影响人们追求家居的舒适和时尚,犹如服装的时装化。问题的核心是时装化。虽然,目前我也认为Forever21在适应亚洲本土市场上的表现优于H&M,但内在运作和底层功力,H&M远远在上。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