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报损猛增两倍 泉州外贸警报拉响
发表时间:2012-03-28     发表评论

  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发现,欧美债务危机,真切地来到了身边;以前被视为信誉度高、风险较低的美国市场,如今也频现欠账不还的买家,一些老客户也要开始防着点了。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泉州办事处获悉,截至2月底,该办事处共承保出口2.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累积报损达310多万美元,同比上升超过220%,猛增两倍。

  尽管还有低位增长的态势,泉州外贸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统计数据显示,相比2010年的出口,泉州外贸企业2011年的订单不稳定性逐渐增多,进入2012年之后企业的信心也大受影响,个位数增长的背后,是外贸警报已经拉响。

  出口报损猛增

  据了解,出口信保是目前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泉州办事处主任黄天佑告诉记者,受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去年出口报损案件已经成倍增长了,今年的情况还更严重。

  据介绍,去年一年泉州地区企业新报案件74起,案件金额1511.86万美元,其中已决案件40起,赔付金额710.67万美元,同比上升458.75%;今年1到2月,泉州出口企业的报损金额已经超过310万美元,上升了220%,主要还是集中在美国、欧盟两个市场。

  “这些地方,原来都是风险比较低的,尤其是很多老客户,也出现了大问题。”黄天佑说,很多出口美国的企业,对零售业巨头西尔斯应该不会陌生,但从全省的统计数据看,其未了责任已经接近1.5亿美元;公开的信息显示,继2011年底确认关闭79家西尔斯和凯马特连锁店面后,近期西尔斯公布的财报显示,去年第三季度亏损4.21亿美元,第四季度亏损24亿美元,每股亏损22.47美元。

  根据黄天佑分析,接下来的出口形势也很严峻,“很多出口的账期都是60天,也就是说,今年新报的案件,实际上很多是去年第四季度的出口”,货物到达港口之后,很快就被提走,但又不一定销售出去,账期到了之后,无法按时给付货款,就开始拖欠了;如果越欠越多,往往就成了一笔烂账。

  外贸警报拉响

  目前,通过出口信保降低风险的,还都是一些上规模的企业,中小出口企业的风险意识或应对措施,还显得有些滞后。

  “泉州的企业敢拼,这不是坏事,但现在应该要改一改,毕竟市场情况有新变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天佑介绍了两种最常见的“积少成多”:一种是习惯性拖欠,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都会约定一定期限的付款期,但是往往出现在付款期结束时,还有部分尾款未结,并且从一开始的一小部分,随着次数越欠越多,但为了保住客户,选择继续做生意;另一种是老客户心理,有时候信任达到不可理喻的程度,甚至对于拖欠置之不理,货款未到不会影响出货,殊不知这也会成为对方的负担,本想同舟共济,最后变成同病相怜。

  实际上,政策性出口信保会给每个外国进口商一定的风险额度,一旦出口量超过额度,就会发出风险预警,此时如果企业不加强风险管控,继续坚持出口,政策性保险的承保比例就会下降,一旦出现货款拖欠,出口企业将损失惨重。

  “老客户,也不一定靠得住,量越大,风险自然也越大。”黄天佑分析,尤其是中小企业,跟客户的联系往往都是通过电话、网络、外贸信息等虚拟或二手的途径,对于采购商的实际经营状况并不了解;建议要多关注出口信保信息,全国联网的,给出的风险提示更加合理,“单家出口企业无法掌握进口商的所有采购信息,盲目乐观容易出现错判”。

稿件来源:人民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