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军:专业展会结束尾声之时的狼藉场景刺痛了谁?
发表时间:2012-04-11    作者:杨正军 发表评论

  2012东莞纺织制衣工业技术展览会落下了帷幕,撤馆时遇到的一些狼藉场景在笔者的脑海里印象深刻。

  撤展现场除了大家的忙活之外,零落四处的企业宣传资料和垃圾触目惊心,许多展会期间从各展位前台那里几乎需要“欺骗”才能拿到手的资料,笔者在各摊位人马撤离后散落下来的资料堆里都轻易找到了。甚至还有整包、整袋被遗弃的崭新资料。在现场笔者跟一位同仁聊起来,笑称:这完全像是一种残兵败将的架势。

  各位业界同仁都宣称自己是倡导绿色环保的,追求低碳的,代表先进科技的,促进产业升级的,提高经济效益的。然而,这些四处散落的宣传资料,实实在在地表明,我们几乎所有的参展商都没有很好地践行这样的宣言,那些好听的话语都不过是大家为了装点门面的华丽辞藻而已,那些绞尽脑汁策划出来的标语口号亦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罢了。

  大家用自己的散漫真真切切地证明了我们不过是庞大的垃圾制造群体。对于各个展商来说,这些零散的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印刷成本在整个的参展费用中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也可以说本人公开说这个纯粹是小题大做。因为,机器拉走后,这些资料垃圾清扫出去,付之一炬,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只不过有图为证,这些场面实在是看不过眼。

  我想,东莞厚街不再山清水秀,就是拜这样一次次的付之一炬和众多的工业污染所赐吧。去年曾经问过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你喜欢小时候的东莞,还是现在的?他没有赞誉如今的东莞如何富庶(有新闻说中国最富城市东莞居首),而是表示:真的很怀念小时候的青山绿水。

  我们不能责怪工业化,因为他为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把人们带出了贫穷的泥潭。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牺牲代价。其中除一些尚不在人力控制范围之内的因素外,我们的观念意识,更有必要做一些检讨。以此次东莞展为例,各个展商撤展时只需稍加注意,整理打包好自己的宣传资料,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浪费和污染问题了。

  笔者作为企业市场部工作人员,历来重视企业理念和环保的结合,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在制作宣传资料过程中,笔者也经历过一些单件成本、制作数量、库存和最终浪费的矛盾与纠结,因为大家都知道,同样的单张,单品种印2000份和3000份,总成本差距只有一、二百元,但是单价却能大幅下降。以往单纯从这个角度想,所以资料印制俩都比较大,少的一次印2000份,一般的至少3000份,多的可以加到5000份。

  由于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加之展会上很多拿资料的观众都并非实际目标受众,因此,采取靠名片登记领资料的措施,这样大大降低了资料的发放量。一开始,整叠资料由于过时,不得不当废品处理掉。通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大幅减少了宣传资料的印刷批量,目前,我们的常规派发品种印刷批量不超过2000,部分资料甚至通过快印只制作几十份~200份。对于那些来自发达地区的客户,他们很乐意接收电子文件,而不是从展会上拎大袋大袋的印刷品回去,因此,我们的pdf文件给了他们很大的便利。

  这样的做法,尽管我们的实际印刷品成本并没有下降,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很值得。当海外观众看到我们展台前台的指示牌,都增加了一份亲近感,那块牌子上写着:“为减轻您的行李重量,欢迎您留下联系信息,我们会通过Email将您所需要的资料发给您。”

  各位同仁,东莞展的撤展现场只是我们数次参展的一个缩影,可以想见历次展会我们扔掉了多少宣传资料,制造了多少的环境污染?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管理好自己的宣传资料。(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何其他机构无关。)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