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衣出口因需求减少而衰退
发表时间:2012-04-27 发表评论
印度纺织成衣业面临进一步的衰退,美国就业成长趋缓及欧洲债务危机对印度的成衣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印度为欧盟第四大成衣进口来源,2011年印度输欧盟成衣达46.3亿美元,落在中国大陆、土耳其及孟加拉国之后,占欧盟进口总值的比重自2010年的6.75%微升至2011年6.83%。输欧盟成长主要得力于梭织成衣出口增加,针织成衣则持平无成长。
将欧盟2011年成衣进口按季分析,第一季大幅成长20.6%,第四季降为-3.8%;造成自中国大陆及土耳其进口的成衣也自第一季增加25.3%,第四季衰退为-7.7%。 总体而言,2011年欧盟自全球进口成衣的状况,梭织成衣较针织成衣略有增加,印度的单位成本较全球平均成本高34%,为孟加拉国单位成本的2倍,中国大陆的1.5倍;其中最明显的是梭织成衣单位成本高出孟加拉国的2倍以上,其进口市场占有率因此被其周边更贫穷的国家夺占,多数欧盟成衣进口来源国,包括中国大陆及土耳其在内,均面临梭织成衣单位成本高出针织成衣的情况,唯独孟加拉国例外,孟加拉国夺占了中国大陆、土耳其及印度流失的比重。
美国市场方面,印度为美国成衣的第六大进口来源,2011年印度成衣输美33亿美元, 成长6.5%,在美进口市场占有率4.27%,居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及墨西哥之后,印度在美进口市场占有率2009为4.51%,2010为4.36%,其中印度棉制成衣输美27亿美元占最大宗,为人纤制成衣的五倍。印度棉制成衣输美金额成长缓慢,2011年较2010增加1.6%,数量则减少12%,原因主要是棉价高涨促使买主下单转向人纤成衣。
2011年下半年,印度卢比对美元呈现大幅贬值,由一美元兑卢比44元,贬了18%, 变成一美元兑卢比54元,贬值对印度出口成本的竞争力确有帮助,但也因此推升所有进口产品(特别是石油进口)价格上涨的压力,今年三月通货膨胀率6.89%,虽有纾缓但仍属新兴经济体中通膨率最高及上升最快的国家,2010年一月以来,印度通货膨胀率一直居于8-11%之间。
无论在内、外销(美国及欧盟)市场,印度在东南亚均面临新起的竞争对手,孟加拉国的人口及经济规模仅分别占印度的八分之一及十五分之一,但成衣出口却较印度多, 孟加拉国劳力丰沛且成本低廉,外国投资者将从中国大陆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涌入孟加拉国,目标就瞄准印度市场。甚且,孟加拉国的优势又因孟-印签署协议让孟加拉国制成衣可以免税进入印度而更有利。此外,越南在产品的附加价值方面又逐渐凌驾印度,此将进一步影响印度的出口。为了减少对如美国与欧洲等传统市场的依赖,印度成衣出口业者也转进内销市场或寻求如日本和拉丁美洲等新市场的机会。
将欧盟2011年成衣进口按季分析,第一季大幅成长20.6%,第四季降为-3.8%;造成自中国大陆及土耳其进口的成衣也自第一季增加25.3%,第四季衰退为-7.7%。 总体而言,2011年欧盟自全球进口成衣的状况,梭织成衣较针织成衣略有增加,印度的单位成本较全球平均成本高34%,为孟加拉国单位成本的2倍,中国大陆的1.5倍;其中最明显的是梭织成衣单位成本高出孟加拉国的2倍以上,其进口市场占有率因此被其周边更贫穷的国家夺占,多数欧盟成衣进口来源国,包括中国大陆及土耳其在内,均面临梭织成衣单位成本高出针织成衣的情况,唯独孟加拉国例外,孟加拉国夺占了中国大陆、土耳其及印度流失的比重。
美国市场方面,印度为美国成衣的第六大进口来源,2011年印度成衣输美33亿美元, 成长6.5%,在美进口市场占有率4.27%,居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及墨西哥之后,印度在美进口市场占有率2009为4.51%,2010为4.36%,其中印度棉制成衣输美27亿美元占最大宗,为人纤制成衣的五倍。印度棉制成衣输美金额成长缓慢,2011年较2010增加1.6%,数量则减少12%,原因主要是棉价高涨促使买主下单转向人纤成衣。
2011年下半年,印度卢比对美元呈现大幅贬值,由一美元兑卢比44元,贬了18%, 变成一美元兑卢比54元,贬值对印度出口成本的竞争力确有帮助,但也因此推升所有进口产品(特别是石油进口)价格上涨的压力,今年三月通货膨胀率6.89%,虽有纾缓但仍属新兴经济体中通膨率最高及上升最快的国家,2010年一月以来,印度通货膨胀率一直居于8-11%之间。
无论在内、外销(美国及欧盟)市场,印度在东南亚均面临新起的竞争对手,孟加拉国的人口及经济规模仅分别占印度的八分之一及十五分之一,但成衣出口却较印度多, 孟加拉国劳力丰沛且成本低廉,外国投资者将从中国大陆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涌入孟加拉国,目标就瞄准印度市场。甚且,孟加拉国的优势又因孟-印签署协议让孟加拉国制成衣可以免税进入印度而更有利。此外,越南在产品的附加价值方面又逐渐凌驾印度,此将进一步影响印度的出口。为了减少对如美国与欧洲等传统市场的依赖,印度成衣出口业者也转进内销市场或寻求如日本和拉丁美洲等新市场的机会。
稿件来源:
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现在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