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势头开始放缓——体育用品业:运动器材撑起“半边天”
发表时间:2012-05-21     发表评论

  17日发布的《中国体育用品行业2010-2011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制造”目前已占世界体育用品业65%以上的份额。不过,中国体育用品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高速增长势头开始放缓

  作为体育产业中开放度与竞争度最高的领域,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至2011年,体育用品业增加值逐年增加,2011年体育用品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760亿元,占体育产业比重80%以上。目前,“中国制造”占据世界体育用品业65%以上的份额,中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  界第二大体育用品消费市场。

  不过,自去年开始,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速度放缓。“十一五”期间,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店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0%,销售业绩的增长速度约为20%。但国内上市运动品牌2011年的年报表明,受高库存、成本上升等的影响,行业增速放缓。《报告》认为,未来在行业增速整体放缓背景下,各品牌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报告》指出,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另一大特点是,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从产量上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北京、上海6省市,集中度超过85%。从企业聚集密度和产品类别上看,运动鞋主要集中在福建晋江、广东东莞、浙江慈溪、江苏昆山;运动服主要集中在福建石狮、广东中山、浙江海宁;运动器材主要集中在浙江富阳、苍南,江苏江都、泰州,河北沧州;篮、排、足球用品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浙江奉化、富阳和福建长泰、永林等地。

  运动器材撑起“半边天”

  长期以来,运动器材行业一直是中国体育用品业的“顶梁柱”,运动器材行业的销售规模以及发展增速均高于体育用品业另两大类子行业——运动鞋、运动服业。

  《报告》显示,2010年,8家体育用品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运动服销售收入161.46亿元,同比增长25.89%,实现运动鞋销售收入131.98亿元,同比增长14.90%;而运动器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0年则实现销售收入830.43亿元,同比增长28.54%。从出口贸易来看,运动器材业的贡献也最大。2011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出口总额为159.16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52.4亿美元。其中,运动器材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8.87%。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运动鞋、运动服的高端市场以国外品牌为主,但国内品牌已开始参与竞逐且具备了一定竞争力;中低端市场则以国内品牌为主,且市场规模相当可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运动器材高、中、低端市场唱主角的都是国内品牌,国外品牌“话语权”有限。

  未来: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报告》认为,中国体育用品业面临的主要发展瓶颈为:一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在全球分工中处于加工制造的低端环节;二是行业侵权现象严重,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且存在过度竞争。眼下国内外宏观经济均不景气,未来随着中国企业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下降,必将推动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报告》还指出,近年来国际品牌开始向国内二、三线甚至以下城市拓展,与国内品牌争夺中低端市场,而二、三线品牌也积极进入一线城市,各类品牌市场的交叉势必加剧行业竞争。与此同时,库存、成本上升等问题的显现也会加快行业内的优胜劣汰。

稿件来源:新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