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纺织服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12-08-16    作者:秦丕涛 发表评论

    面对今年的不利形势,山东青岛市纺织企业积极应对,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开拓国内市场,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总体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针对纺织服装市场的低迷现状及日益残酷的同质化竞争,即发集团始终走在自主创新的前沿。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即发新材料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医用材料科研单位合作,研究出海洋生物医用纤维和敷料。

    依靠自主研发向医用纺织领域进军的同时,即发集团在传统民用纺织领域也没有放缓创新的脚步。作为即墨市最大的面料、织布供应商,即发已经淘汰了低层次、高耗能的产品,在装备、工艺上全面升级,使产品向高端化、功能性方向转变,开发出了空调纱、环保低耗、高密纱支等七大系列,其中占集团业务70%份额的颐和公司,上半年就完成新产品250多个,产量5000多吨,占总产量的54%。据即发集团颐和针织有限公司工程师徐孝硅介绍,即发集团的几大面料系列每天都有不同的更新。徐孝硅说:“思路跟不上国际发展的潮流,产品、纤维、新工艺跟不上潮流的话,用不了一年,就会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近年来,纺织服装国外市场需求增长趋缓,企业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尤其在今年,国内外棉花差价悬殊令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作为青岛市专业的针织内衣品牌企业,红妮集团始终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开拓,并积累了固定的消费群体。今年以来,企业参加了多个国内展会,参与了多项顶级赛事,建立起“红妮内衣生活馆”,并在全国推广。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也为企业国内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新途径。青岛红妮集团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全说:“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这是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消费趋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想在正常的销售渠道以外开辟新的渠道。”截至6月底,红妮集团完成订单同比增长6.7%,实现销售额同比提升4%,在国内针织内衣企业中走在了前列。

    在纺织领域,缺乏自主品牌的加工企业,不仅利润低,并且缺乏自主性。青纺联控股集团拥有强大的纤维科技优势,4年前其主要业务就是为世界名牌进行代工,而如今企业所有的纱线、面料都是主打青纺联品牌,其在服装和针织方面推出的“韵”、“海诺尔”等10个自主品牌,也在业内形成了品牌影响力,在相对困难的形势下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成绩。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房燕告诉记者:“原来做外销市场,完全靠贴别人的牌子来做,受制于人;现在我们自主性比较强,产品开发的控制能力和产品设计的提升能力比较强,另外我们的利润可控,比做外销贴牌的利润空间大,我们测算利润在20%~40%。”

    1~6月,青岛市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增幅基本平稳,截至6月底,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39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90多亿元,同比增长17.8%,超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幅2.1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180多亿元,同比增长6.9%。从国内经济形势看,继存准率和利率双双下调后,更多扶持纺织服装产业的措施将出台,成为行业运行趋势向好的重要支撑。同时,随着青岛市纺织服装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进一步加快,行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将成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