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枝:服装业如何调整生产开拓市场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表时间:2012-08-24    作者:刘秀枝 发表评论

  听到很多书店关门的消息后,某杂志广告经理、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发出感慨:“迫使一家家书店倒闭的,正是读书人,而不是那些不读书的人。所谓的读书人,一方面在感慨这容不下一家小小书店的社会,另一方面却又在仅有的几家实体书店里,搜寻喜欢的书,然后掏出手机拍下封面,回到家里在网上下单。”

  与此类似的是8月15日打得火热的京东、苏宁、国美电商大战。刘强东甚至宣称“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零毛利”。暂不管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多少实惠,这样的言论得让多少厂商和同行恨得咬牙切齿?倘若京东商城的这一政策真正实施,那些在京东购物的人们恐怕也要被安上“迫使一家家电器连锁店倒闭”的罪名了。

  读书人迫使书店倒闭的观点乍看似乎有些道理,很多服装零售人也有同样的抱怨:很多顾客偷偷拍下吊牌信息去网上购买,难怪生意越来越惨淡。于是,电子商务导致实体零售遭遇困境的观点颇为盛行。

  细细一想却发现这一观点有些因果错乱。是谁让读书的人选择网上下单而非实体书店?消费者趋利,同样的商品花更少的钱去购买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这就像当年电影人怪观众都看盗版碟不进影院却不去想人均消费有没有达到进影院的水平一样,是毫无道理的事情。

  再一想,又发现这样的观点甚至有些迂腐。因为冲垮传统商业的是新商业模式,而不是消费者。如果线下闲逛、线上购买已成普遍现象,零售商们就不能怪消费者了。

  与书店、电器行业类似,服装行业同样陷入了销售不振、高库存、低价促销频繁而产量仍在增加的怪圈中。本土服装品牌的创始人因为抓住了历史机遇,也凭着拼搏吃苦的精神和规模化效应而取得了成功。不过,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渐显现,如何调整生产、开拓市场,是企业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强势品牌靠着粗犷的品牌炒作方式发展起来,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在当前的瓶颈期,服装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现需求、以精细化运营代替从前的野蛮生长,推动企业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进行产品创新和开拓市场,而不是抱怨这个时代变化快、消费者爱贪小便宜。

  在感叹世事沧桑的同时,商家更应接受新事物。商业时代,唯有顺应市场或者引领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只能坐等淘汰。不为行业变革寻找突破方向,反倒怨顾客的企业注定会被淘汰。排斥变革,反对进步,漠视转型,恐惧未来的企业恐怕也会前途渺茫了。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