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纺织网8月30日消息:8月27日,由《第一财经日报》、《纺织服装周刊》主办,天虹纺织集团、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上海尚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纺织服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在论坛上指出,纺织业当前必须做好应对国际分工的新定位。积极创造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这个是中央明确提出来的,创造新优势就是超越。这个我们也有很多的误解,尽管世界现在矛盾很多,不平静,政治的、经济的都是很突出,但是世界的总体是和平、发展的,是世界人民的主流希望这个没有改变。这里我就简单的从前面的几个因素分析,我们就要看到国际分工、新定位已经很明显,我们30支以下的棉纱大量的进口,这个就是分工,市场决定的当然也有政策的因素。那么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考虑到抓住什么样的重点能够创造新的优势,也就是说我们的跨越方法很多,要做的事很多,社会上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但是我们行业分析,第一个要创造纺织行业科学技术的新优势,金融危机冲击已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催生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产业升级的基石,要切实将科技优势提升科技的投入,提升的产业升级科技的贡献力。我们感到这个紧迫性,科技不仅不出多少政策都没有用,政策都是短期的作用,因为发展是绝对的。我们要改变技术进步的路径基本处于技术追赶型,从技术追赶型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这是一个的跨越。技术追赶型、技术引进型要向我们自主研发创新转变,但是这个引进也要围绕我们的自主创新服务。
我们有一流的装备在世界的绝对数量是第一位的,我敢说每个行业,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都在中国有生产,无论是上游、下游,但是我们的生产创造力就是差一些,也就是说我们都是软件。我们要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实现拉动内需,技术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现象,基本的文化现象。高技术并不是传统技术的沿袭,而是革命性的新阶段。我们要重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不能老停止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三、我们要把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产业升级的一个核心,不要自己看到自己那点,要看到网络时代的开发一定是群体合作的。
那么我们要进一步利用对外开放的方针来加快我们的技术进步,不是关起门来搞技术进步,要求真务实特别针对我们行业发展的科技方面的瓶颈,要做突破。我们这方面列了一系列的题目,我只想举一个例子,现在大家感觉到棉花这么困难,我们现在行业科技项目的第一号工程就是化纤开发超仿棉产品,吸湿排汗可燃、阻燃,按照不同的功能系列化,现在是大学、研究院、企业我们联成一体在研究这个事,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实现600万吨,达到棉花大多数的功能,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程。
世界58%的化纤产在中国,扣除中国的发展过去10年世界化纤产量是下降的,我们有责任、义务、需求改变化纤的面貌。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现在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