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工业增加值增幅跌落9%,投资略回落
* 消费基本平稳,物价符合预期
* 工业数据整体偏淡,预计经济寻底时间会延长
* 稳增长压力加大,货币政策降息降准预期升温
虽然中国8月份物价及消费均保持平稳,但工业增加值逊於预期以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跌幅持续扩大,表明三季度经济仍处於下行寻底阶段,或会促成稳增长政策继续加力。
除了加快投资审批,扩大投资规模这一立杆见影的举措外,稳定外贸,刺激消费以及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也在升温,尤其是降准降息等减轻企业资金成本压力的政策。
"从今天的数据看,至少验证了此前担忧的物价反弹时间提前,而经济企稳的时点推後这一判断,对中国经济并不是好事,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目前没看出企稳的迹象。"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师主任牛犁称。
他指出,从发改委上周末密集审批项目来看,政策已对偏淡的8月数据提前反应,显示稳增长的政策力度需要加强,不排除後续会在稳定外贸,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及刺激消费上再着力;而货币政策中的降息降准也很有必要。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也认为,三个数据都没有改善的迹象,显示国内实体经济仍然处於低位,这也说明了发改委批基建项目的原因.前期的稳增长措施对实体经济实质的拉升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可能还是需要政策方面急需加大力度。
他预计,货币政策後续主要朝着释放流动性的方向预调微调,可能会更频繁的使用逆回购来投放流动性,年内还是有降准可能性,因为市场上流动性仍然偏紧.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更大,像结构性减税方面,更多给企业让利。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数据,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低於路透调查中值9.1%,也低於7月的9.2%;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低於路透调查中值20.4%,前七个为20.4%.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与市场预期一致,略高於7月的13.1%。
8月份CPI同比上涨2.0%,与市场预期完全一致,略高於7月触及的30个月低点1.8%.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9%。
工业增加值图表
CPI和PPI图表
**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
近半年PPI跌幅持续扩大已令市场担忧工业品生产领域潜存的通缩隐忧,而8月份的工业生产数据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更昭示中国经济面临的产能全面过剩,生产领域不振的困境未见好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8月份不好的经济数据也让市场有所预期,不过工业增加值涨幅继续回落还是有些令人意外,表明实体经济的困境可能远超过想象,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超过预期,探底的时间会相应拉长。
这一观点也得到牛犁的认同.他表示,原本以为8月份的投资会有所加快,但从数据看反映的并不明显,而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加快,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显然与政府加快保障房投资有关。
他认为,从已经公布的工业和投资等数据推测,预计三季度的GDP增幅可能会低於二季度的7.6%,甚至可能跌破7.5%.而中国目前要顾及两个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即要经济稳增长,又要严控房价上涨,这种阵痛显然是中国必需承受的。
唐建伟也表示,三季度经济应该还是在底部徘徊,未来经济也不太会出现持续回升,"我们观察到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是放宽的,已经了解到现在外部环境比较糟糕,中国经济要保持自己独立快速的增长,难度实际是比较大的。"
他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国内经济放缓,除了外部的冲击,也有内部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积累的原因在里面,所以这时急於把经济增速拉上来,而不是推结构性改革的话,短期可能增长起来了,但後期掉下去的可能性和幅度也许会更大。
他分析称,出口刺激不起来,消费在整个社保体系还有收入分配改革没有到位的情况下,短期要刺激也比较难,投资可能是最有效的一个工具.虽然现在还没有全面铺开,且主要还是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集中在中西部一些地方,这些对改善区域结构提升中西部城市未来经济实力是有效的,也是调结构的措施。
在数据出炉前夕,中国国家发改委两天内集中公布批复多个城市轨道、公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显示基建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旨在稳定经济增长。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下旬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下半年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稳增长的难度仍较大.当前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良好条件。
**物价反弹时点或提前**
尽管8月CPI一如预期略微反弹至2%,但与市场预期和与过去五年CPI表现出的季节性特征基本一致,并没有改变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数据跟我们当前经济状况比较一致.当前最主要的矛盾是需求下滑,产能过剩抑制价格上涨,这从数据上也反映出来,PPI作为工业生产最直接的指标在加速回落。"
牛犁分析指出,从过年五年的CPI表现来看,其季节性特征很明显,8月份环比上涨0.6%,也与该数据以往平均环比涨幅基本一致.且CPI反映的是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涨幅,从目前看比较稳定。
受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灾害性天气,8月CPI环比上涨0.6%,其中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1.5%和0.1%,鲜菜价格更是较7月猛升14.3%。
李慧勇也认为,CPI的回升最主要受到台风等天气以及季节性因素影响,蔬菜鸡蛋价格上涨导致的.这属於季节性波动,跟真正反映供求的形势没什麽关系,"不能因为CPI涨到2%就说有通胀压力。我们预计今年CPI往高了估可能是在3%。"
不过牛犁就提到,由於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美国是否会推出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均会影响中国,尤其目前中国正面临房价反弹的压力,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尤其是降息工具。
作为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九个月来首次降至50下方,出乎市场意料,稍晚公布的汇丰制造业PMI亦降至41个月低位,而市场普遍期待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宽松政策迟迟不来,令业界对三季度中国经济愈发悲观,法兴银行等外资投行因此下调对三季度GDP的增长预期。
"中国经济积重难返,不是靠逆周期的调控,更多靠制度性改革,引导制度红利,才能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这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可能经济会呈现总体低迷的状况.短期来看,7%及以上是常态,不用担心硬着陆。"李慧勇称。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