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首要课题——从棉纺业“十二五”规划看未来发展
发表时间:2012-09-07    作者:张曼 发表评论

  纵览各省棉纺织业的“十二五”规划,不难看出各地都有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等共同目标,从中也能看出各省都把结构调整作为整个规划发展指导思想的主线。
 
  ■新型纺纱技术的应用、新型纤维的使用让棉纺织品更加丰富多彩。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阔步发展,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综合竞争力都有很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也得以充分体现。“十二五”期间,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行业,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国内各棉纺织大省为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竞争力,纷纷出台了棉纺织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纵览各省棉纺织业的“十二五”规划,不难看出各地都有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等共同目标,从中也能看出各省都把结构调整作为了整个规划发展指导思想的主线。

  技术创新是各地首要课题

  几乎所有地区的规划当中,都把淘汰落后,提升装备水平作为规划的第一条,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相结合。

  近几年来,劳动力资源愈来愈紧张,许多年轻人的就业观念逐步改变,企业或主动或被动都要向技术进步迈进,技术发展是硬道理。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可以减少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为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有力基础,因此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是必然的选择。

  改善产品结构是共同方向

  新型纺纱技术的应用、新型纤维的使用可以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各企业可根据自身基础,包括管理能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客户群体等,选择可以驾驭使用的新型纺纱技术,提高技术贡献率,引领行业新型产品的发展潮流,摆脱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市场,拥有市场定价机制的话语权。

  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成为共识

  随着棉纺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省都拥有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这就是企业集聚表现出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第一,增加集群和工业园区内部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第二,增加企业创新能力。第三,提高企业集聚优势。

  各省规划都有做强做大重点企业的意愿。第一,许多当地的龙头企业被周边各企业形象地称为“黄埔军校”,它们培养了很多管理和技术人才,并为当地提供了多个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和周边企业的合作模式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比如有些地区周边企业是龙头企业的加工基地,有些龙头企业向周边企业进行技术输出。

  第二,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抗经营风险能力强。龙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发展较快,拥有稳定、可靠的客户群,其管理经营规范,综合竞争实力强,能够有力地推动所在区域行业的发展,在提供就业、稳定和谐社会方面的效用也不容忽视。

  构建个性化的地域特色

  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各地也提出了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如东部地区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开发新产品、新客户;中部地区不断加速为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一切有利条件,吸引东部投资的转移,提升其工业化程度;西部尤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也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同时,各地区发展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河南、新疆产业链并不完善,纺纱能力虽较为突出,但下游发展却存在各种瓶颈,对行业发展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有些省份提出了要突破发展瓶颈,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更好地创造行业收益。这也就是管理学上所说的“木桶原理”,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所以要努力补救地方条件的短板。

  当然,还有一个“反木桶原理”,也就是说木桶中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于棉纺行业而言,可以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合理实施规划,比如,可以加强省与省的紧密合作,进行专业化分工,各司其职,这样会加快整个行业的发展步伐。

  综上所述,不论是致力于补救短板,还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只要符合自身拥有的发展条件,符合行业发展要求,都未尝不可。可以看出,虽然各地的规划中提出了多个明确的课题,但中心思想基本上一致,就是把结构调整作为各省棉纺织业整个规划指导思想的主线。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改变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各地发展的原则思想,结合自主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拉动效应,提高科技和品牌贡献率,提高企业劳动率,推动企业退市进园,发挥工业园区集聚优势,是各地棉纺业“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稿件来源: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