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央行秘储人民币应对贸易结算需求
发表时间:2013-01-15    作者:付碧莲 发表评论

  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上涨,突破6.37,报6.2695。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同样跟随中间价走高,盘中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升值之势,半月未到,升值幅度已有0.2%。

  人民币升值行情继续,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储备人民币的行列。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多位高管近日表示,欧洲已有数家央行持有少量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以应对市场不断增加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需求。

  OMFIF首席经济顾问斯特恩认为,“外国央行持有人民币的目的在于,尽管现阶段持有人民币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外国央行持有人民币仍有助于促进对华贸易等作用,并为可期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提前布局。”

  自2010年8月起,央行开始允许外国央行和部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中国银行(2.97,-0.01,-0.34%)间债券市场。2012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加快开放步伐。去年4月份,央行与世界银行[微博]在美国签署协议,世界银行获准正式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此后,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央行陆续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参与机构11162个,共有51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已成为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平台。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而言,外国央行持有人民币主要是出于储备货币结构管理的需要。而欧洲多国央行之所以愿意持有人民币,也跟人民币近年来币值表现稳定且一直处于升值状态有关,因为外汇储备除了保值还有增值的需求,人民币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都有较好的收益。”

  OMFIF联席主席大卫·马什表示,“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央行加入储备人民币的队伍。”但他也表示,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成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障碍,目前各国央行都希望中国在人民币汇率、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等方面更加透明。

稿件来源:国际金融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