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完善的机制将进一步健全——纺织业:要素成本投资拉动将更明显
发表时间:2013-01-23    作者:张迈建 发表评论

   作为最大的民生产业,过去一年,纺织工业在美化人们生活、出口创汇、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正能量,频闪新亮点。

  亮点之一是企业调整转型更加主动和理性。世界经济减速带来国际消费遇冷,订单锐减倒逼出口企业主动选择调整,使我们的企业产品结构更加适应国际市场,出口地区不再死盯欧美,创汇手段更加丰富。广州金浪星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是以加工、出口非织造布防护服等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公司在北美TYVEK防护服生意占70%,欧洲生意从原来的15%提升到30%。金浪星公司总经理冯灼辉告诉笔者,为应对订单减少和人工成本上涨,去年企业把工厂开到了越南和埃及。通过输出性调整,化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去年的经济效益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有大幅提升。

  亮点之二是要素成本投资拉动明显。纺织行业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一些做传统纺织产品的企业,把钱投向了非织造布领域。随着城镇化加速、收入倍增计划逐步实施,婴儿纸尿裤、女性美容面膜、家庭湿纸巾、装饰装修墙纸等非织造布产品消费一路走高,带动了生产纺粘复合非织造布(SMS)行业的井喷,据统计,纺粘复合非织造布(SMS)产量2012年比上年增长80.66%。前些时候各地PM 2.5频现“暴表”,为防护口罩、防护服等过滤材料行业带来转机。这些生产要素的转移,随之而来的是投资热的兴起。笔者接触的几位业内老板透露,已经敲定再上马一条或几条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

  亮点之三是纺织服装的科技化程度明显提高。棉纺行业数控化、服装行业智能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纺机行业用先进装备为棉纺企业搭建自动化生产平台。以数控化为特征的纺织企业,继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后,并条、粗纱不久将来也有望实现自动可控,无人工厂再不是梦。服装朝着远程定制、吊挂流水线生产、销售物联网配送等智能化方向发展,在2012年也取得突破。佛山市顺德区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开发的服装远程定制与快速制造技术系统,以全新的服装加工、销售模式,为服装企业发展指出了一条科技发展之路。

  2013年,纺织行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挑战机遇并存,但纺织工业自我完善的机制将进一步健全。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