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达突破精纺技术牦牛绒纱可纺到160支
发表时间:2013-10-18 发表评论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羊绒市场趋于饱和甚至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为此,中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瞄准相对冷门的特种动物纤维制品。
公司总经理李建明告诉记者,牦牛绒比羊绒要短很多,而且抱合力差,很难纺成细纱,加上颜色暗沉,染色难度大,市场上的牦牛绒制品大多是粗纺制品,给人“傻、大、黑、粗”的印象,产品附加值不高。公司要想打开市场,首先进行的是牦牛绒精纺技术的研发。
公司通过与北理工大学合作共同研究了一种注剂——超结合毛油,可以增加牦牛绒纤维抱合力25%~30%。以前牦牛绒纱支最多只能纺到26支,然而通过精纺的技术,把纱支一下子从原来的80支,纺到现在的120支、160支。李建明表示:“能把牦牛绒纱线纺到这么细是很做到的,特别是制条方面,我们是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空白的。”
依靠精纺技术,中孚达不仅改变了牦牛绒制品的形象,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用牦牛绒做成的围巾生产成本虽然只有羊绒的1/3,但市场价格却比羊绒高了10%~20%。过去的粗纺原料价格一般也就每吨25万元,精纺做成围巾后,就是每克3元,也就是300万元一吨,利润相当可观。
中孚达引入新型技术开发特种动物纤维,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寻找到新的机遇,也为动物纤维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