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简述:
纺织企业经营集中在制造环节,利润率低,生产成本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棉花成本占棉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60%以上,因此棉价波动对棉纺织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供需层面对2013/14年度的棉花价格进行分析判断。
需求方面,虽然2013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纺织服装的需求同比有所回升,但目前全球宏观经济仍然偏弱,棉花下游需求大幅提振的难度较大,且化纤等棉花替代品价格低位运行及供给增加也会一定程度抑制棉花需求。预计2013/14年度棉花下游需求将保持平稳。
供给方面,受种植面积下降与气候影响,2013/14年度全球棉花将小幅减产,降幅将主要发生在中国和美国,据不同机构预测,中国棉花减产幅度约为5%~10%,美国棉花减产幅度约为22%,全球棉花减产幅度约为3%~6%。虽然小幅减产,但全球棉花供给量仍处于近年较高水平。
库存方面,受中国收储政策影响,2011年来中国棉花库存快速攀升,带动全球棉花库存走高,2012/13年度末中国棉花库存达5831万包,占全球的61.55%,库存消费比上升至162%,2014年3月收储结束后预计中国棉花库存将进一步增加。目前中国超过80%的库存集中在国储仓库,抛储压力巨大。
从供需因素来看,2013/14年度中国棉花供给压力加大,棉价面临下行压力,或将带动全球棉价小幅下降。而由于直接受抛储影响,新年度国内棉价降幅或大于国外,内外棉价差收窄的可能性较大,国内棉纺企业成本压力有望缓解 。
2013/14年度棉花需求端没有明显改善动力,化纤替代品消费增长或抑制棉花需求
2012/13棉花年度 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338万吨,USDA 对2013/14年度的棉花消费量预估为2390万吨,同比增长2.2%。棉花需求与其下游纺织服装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2013年来,全球宏观经济有所回暖,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纺织品服装消费国的消费者信心呈回升态势,纺织服装行业需求回温。但整体来看,目前全球宏观经济仍然处于偏弱状态,回升的基础不牢,未来仍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难言乐观。预计2013/14年度下游需求显著回升的难度较大,整体将保持平稳。
分国别来看,全球棉花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2012/13年度其国内销量分别为783.80万吨、473.60万吨和250.40万吨,销量在全球的占比分别为33.61%、20.31%和10.74%。此外,孟加拉年棉花消费量约为72万~82万吨,印尼约为45万~54万吨,越南约为35万~50万吨,泰国约为30万~37万吨,上述四国棉花消费占全球的40%以上。USDA预计2013/14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将与去年持平。而在中国产业转移的带动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消费量将分别同比增长5.74%和1.72%,孟加拉、越南、印尼和泰国的棉花消费量将同比增长4%~8%。
在中国国内棉价高企且存在进口限制的情况下部分棉花需求由棉纱替代。由于中国收储政策导致国内棉花价格显著高于国外,中国棉花消费量大幅下降,2011年国内棉花消费量为839万吨,同比下降5.62%,2012年中国棉花消费量降幅拉大,同比下降11.56%至742万吨 。下降的棉花用量主要由进口棉纱和化纤替代品所弥补。与棉花进口最高40%的关税相比,中国进口印度、巴基斯坦的棉纱仅需缴纳3.5%~5%的关税,无配额限制,因此2011年来中国进口棉纱数量显著增长,2011/12棉年中国进口棉纱131万吨,同比增长约32%。2013年来棉纱进口继续保持高增速,1~9月中国棉纱线进口数量为156.8万吨,同比增长44.2%,进口额为51.1亿美元,同比增长43.2%。但实际上,中国进口棉纱是棉花需求由中国向印度等国的转移,对全球棉花的总需求影响有限。
由于国内棉花价格高企,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化纤替代品用量增多。2010~2012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由3089.60万吨上升到3811.40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11.07%,2011年来化纤产品约对中国棉花消费替代150~200万吨。价格方面,目前主要化纤产品的价格均低于棉花价格,2013年11月1日涤纶长丝、涤纶短纤、粘胶短纤和腈纶短纤分别低于棉价7849元/吨、9849元/吨、6949元/吨和1949元/吨。上述化纤产品价格与棉价高度相关,价差将长期存在。化纤产品使用占比的提升对棉花需求形成影响,2013/14年度中国对化纤产品的使用或将继续抑制其棉花需求。
2013/14年度棉花虽小幅减产,但产量仍处于历史高位,供给依然宽松
从供给端看,种植面积方面,根据USDA预测,2012/13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为3432.3万公顷,2013/14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为3371.1万公顷,较上年减少1.8%。中国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6751.5万亩,同比减少427.2万亩,减幅为6%。产量方面,受气候与种植面积缩小影响,预计2013/14年度全球棉花总产量将下降,下降主要发生在中国(产量约占全球的28%)和美国(产量约占全球的12%)。据不同机构预测,2013/14年度,中国棉花减产幅度最高为10.4%,最低为5% ,产量在630~720万吨之间。美国方面,预计新年度棉花产量将较上年度减少22%。全球方面,USDA和ICAC 均预计2013/1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下降至约2550吨,降幅约在3%~6%。但整体而言,虽然新一年度中国及全球棉花产量均小幅下降,但产量仍将处于近年较高水平,供给宽松局面未改。
收储政策导致中国库存居高,2013/14年度抛储预期强烈,全球供给宽松局面将得以巩固
2011年中国实行收储政策以来,中国棉花价格居于全球高位,市场需求清淡,导致库存积压,中国棉花期末库存由2009/10棉花年度的1060万包上升至2012/13年度的5831万包,库存消费比由2009/10棉年的23%上升至2012/13棉年的162%,2012/13年末中国棉花库存已占到全球的61.55%。受中国影响,全球棉花库存快速攀升,全球期末库存由2009/10年度的4944万包上升至2012/13年末的9473万包,库存消费比由2009/10棉年的43%上升至2012/13棉年的86%。目前中国及全球棉花库存均处于1990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国棉花收储政策将延续至2014年3月,收储结束后预计棉花库存将较上年增加近200万吨,至1140万吨,带动全球棉花库存也较上年增加约200万吨,至2040万吨。除中国之外的世界期末库存将增加不到20万吨。
从库存结构上,目前棉花库存分为周转库存、工业库存和国储库存。由于收储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加工企业由棉农处收购棉花后基本选择交储,连续2个棉花年度的交储量均超过总产量的80%,流通环节库存较少,2013年9月底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为71.40万吨。工业库存方面,在棉价高企的情况下,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对原材料基本采用随用随买的模式,使库存保障短期(一般为1~2个月)的生产需求,因此工业环节库存较少。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10月被抽样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5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为76.8万吨,比近三年平均库存下降8.3%。由于周转和工业环节库存较少,目前中国超过80%的库存集中在国储仓库,数量约为800万吨,超过中国一年的棉花需求量。由于棉花每储存一年要下降1个等级的损耗费用,且仓储费用巨大、仓储容量有限,因此国储库存存在较大的消化压力。
整体看,2013/14棉花年度,全球棉花虽然将小幅减产,但在中国巨大库存的支撑下供给量仍然处于近年峰值,供给充裕。而虽然2013年前三季度纺织服装主要消费国的经济有所回暖,消费者信心回升,但全球宏观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短期内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13/14年棉花需求显著提升的难度较大,需求总体将保持平稳。从供需因素来看,2013/14年度中国棉花供给压力加大,棉价面临下行压力,或将带动全球棉价小幅下降。而由于直接受抛储影响,新一年度国内棉价下降的幅度将大于国外,内外棉价差收窄的可能性较大,国内棉纺企业成本压力有望缓解。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第一纺织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第一纺织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21-33518485-617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