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大型百货零售店为何在中国遇阻?
发表时间:2013-12-12    作者:丹琳 发表评论

    外媒称,大型百货零售商店目前正在中国遭遇艰难时期。世界三大零售商——沃尔玛、特易购和家乐福——都在中国遇阻,导致他们降低了自己的目标。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网站12月2日报道,沃尔玛公司12月说,该公司将在中国关闭多家门店。今年早些时候,特易购将中国境内的131家门店和购物中心转让给一家与中国国有企业合开的合资企业。家乐福也关闭了许多门店,据报道该公司正在研究出售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业务。

  十几年前,综合超市——也就是将超市和百货商店结合起来的大型百货零售商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大城市。像沃尔玛这样的企业自然希望从中分一杯羹。这是一个增长迅速的部门——综合超市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从2000年时的大约18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0年时的4450亿元人民币。据估计,到2015年,综合超市的销售额可能会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发展速度的放缓和激烈的竞争令国际零售商难以获得利润,尽管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在未来将把更多的钱用于消费。专家说,许多外国零售商并不了解中国消费者与西方消费者之间的行为差异。从造访超市的频率,到购买商品的类别,中国消费者在每一个方面都与西方消费者截然不同——不论商店的规模有多大。

  麦肯锡公司的丹尼尔·许(音)说:“要想胜出,参与者需要了解中国市场,然后明白如何运营才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中国消费者习惯于天天出门购买新鲜的食品……仅仅由于他们现在可以在面积更大的空间里购物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改变自己的习惯。”

  报道称,台湾大润发公司与法国欧尚集团合作开办的合资企业高鑫零售有限公司成功地利用了其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境内主要的大型百货零售商。高鑫的门店从表面上看与沃尔玛类似,但内部的装潢和感觉更像是当地的街头市场。这家连锁超市雇用当地人作为管理人员,并根据地区口味不同提供打折商品。丹尼尔·许介绍说,中国消费者喜欢特价商品。

  高鑫公司的门店面积也比其竞争对手的小,这样就降低了成本。中国人的住房往往比西方的小,因此即便消费者想要大批量地购买,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没地方保存买来的东西。

  专家说,门店不应当放置过多的货架,而是应当重点关注库存水平的管理,并确保他们的配货是适合当地市场的。这种做法已经使高鑫公司获得丰厚的利润。该公司的第三季度利润猛增72%,而且还在开设新的门店。

  报道指出,其他竞争者正在奋起直追,许多企业正在改变他们的战略。例如,沃尔玛正在尝试从中国的网络购物热潮中获益。这家美国零售企业2012年购买了中国网络商店一号店的多数股份。这项交易令沃尔玛获得了一号店的2400万注册用户,并且可能会使其更加了解中国市场。(A03)

稿件来源:参考消息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