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自行研制开发、实现机械化生产蜡染产品的企业,主导产品凤凰牌真蜡染印花布年产量2亿米,其产量、质量水平均居国内同行首位。产品主要销往非洲、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些年,公司通过生产流程再造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采取系列组合措施,有效化解、降低世界金融危机、国内经济通胀所带来诸多经营风险。2012年,凤凰及所属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2亿元,与2011年持平;实现利润1.54亿元,强势增长66%。
实施生产流程再造的主要措施
在总结多年蜡染生产的基础上,公司对产能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配置重新做出统筹规划。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全力推动实施生产流程再造,先后安装设备12台、升级改造设备18项,拆除、停用落后设备10台。经重新规划配置的主体设备为:蜡染工段配置两条印度蓝生产线,一条纳夫妥生产线,一条靛蓝生产线,将染色机与印蜡机纳入整体设计安装,拆除绳洗机台;印花工段配备6台印花机,淘汰3台印花机;染整工段配备1台蒸化机、3台平洗机、5台拉幅上浆机,淘汰3台落后拉幅机。
(一)重新调整蜡染工段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
此前蜡染工段设备布局实行块块管理,即同类机台集中在一起,主要分为印蜡、染色、绳状退蜡、碱洗退蜡五个工序,工序机台间并不连接,其中染色机台,各车采取分别化料方式。
块块管理存在着以下弊端:
◆ 因工序机台不连接,下机时每车布要断开,造成大量零码。
◆ 印蜡落布因自然折叠,导致不可避免的蜡折,影响染色质量。
◆ 印蜡与染色工序效率不等,印蜡车速高,染色车速低,混车生产与独立化料影响整体颜色的统一。
◆ 工艺路线长、耗能大、用工多、工序存量大、占用布车多,易导致物流不畅,增加管理难度。
◆ 管理技术人员仅关注本工序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技术的全局发展。
实施流程再造,打破原有设备布局的块块管理,按生产工艺流程实行条条管理,将原来的单元机改造为联合机,碱洗下机直接打卷。新流程打破了传统方式和生产组织,必须以新的更精细的工艺条件,更精确的流水节拍,更精准的供需平衡。公司在化料工序,改变原来各机台独立化料各自使用的分散管理方式,采用“染料厨房” 管理理念,集中化料,统一分配。企业通过改造、升级装备水平、应用企业自主研发的热水退蜡节能成果、不断调整改进工艺、解决改造中遇到的新问题。其中,染色设备由于烘干效率低,成为流程再造制约机台,经过工程技术人员攻关最终予以解决,从而取得蜡染工段流程再造工程的成功。
改造后的联合机有着显著优势:
◆ 应用企业自主研发的热水退蜡技术,取消原绳洗工序,直接在碱洗机台完成物理退蜡、化学退蜡与打卷,工艺流程短,零码产生少、劳动强度低。
◆ 通过升级染色烘房,提高染色效率,解决印蜡车速高与染色车速低的问题,实现无缝连接,杜绝蜡折质量疵点。
◆ 采用“染料厨房”,实现集中化料,统一分配,不仅有效解决了同一花版混车生产的弊端,而且杜绝了因分散化料导致的色差,保障了质量的统一与稳定。
◆ 联合机同步运行,连续下机,整卷进布及整卷出布,减少进、出布劳动用工,减少工序间在制品存量,降低劳动强度,加快物流速度;利于提高管理人员全线意识与员工的岗位技能意识,利于现场管理。
(二)淘汰落后设备、更新染整装备
蜡染产品,以二次印花品种为主,对花精确性要求较高。公司原有印花机分布于两个车间,其中有2台为上世纪70年代设备,整体效率不高,成为瓶颈工序。影响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设备配备,其次在于机台操作技能。依靠增加设备扩大产能,已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形势要求,而且要增加劳动用工。对此,在落实流程改造的整体方案中,公司逆向思维,化繁为简拆除3台低效率印花机,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破解产量瓶颈的决定。与此同时,集中资金对关键设备进行整治,升级改造烘房,提高烘干效率;对影响印制精准度的操作设备、关键部件进行更新、升级,加大日常维修保养力度,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措施, 非但未影响下机产量与质量,反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烘房温度提升,印花机平均车速得到明显提高,改造后工段整体效率反较之前8台印花机提高了40%;对操作设备、关键部件的更新、升级,提高了印花的精准度;而设备削减后,对原有操作员工重新择优上机,又激发了员工主动学习掌握操作技能的动力。
实施生产流程再造取得的成果
质量实现突破性提升
蜡染工段由单元机实现联合机,专线生产,连续下机,同一花版杜绝混车生产,零码率下降了20%,长期无法解决的蜡染折子疵点基本得到杜绝,印度蓝、纳夫妥、靛蓝等主体颜色得到统一和稳定。流程改造后,蜡染工段占整个生产疵布总量的比重,由之前的25%降低至18%左右。在印花工段,由于设备升级与员工技能的提高,印制精准度有了明显改善,作为历来占印花工段疵点第一位的花歪、花斜数量降低了30%,印花工段占整个生产疵布总量的比重由原来的60%降低至50%左右。生产整体产品质量由原来88%左右提升到91%,实现了多年来突破式的提升。
效率提升 成本降低
工艺设备重新规划布置后,虽总体数量削减,但生产整体效率却得到明显提高。精减后的印花机,由于车速提升,效率提高近40%。染整工段蜡染、印花两大关键工序运行效率的提升,整个生产运行效率较流程改造前提高了10%。
运行效率的提升,导致生产成本直接降低。水、电、汽以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持续降低,大大低于企业制定的考核指标,尤其是蒸汽方面,由于加强管理、采用后整理泡沫技术与节能疏水器,百米单耗由原来0.37吉焦,持续降低至0.21吉焦左右,达到企业用汽最好水平。在蜡染工段采用集中化料,从管理上减少了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印度蓝IBN万米单耗降低了9.5%;靛蓝万米单耗降低幅度达到16.7%。
由单元机改造为联合机,按照生产线连续运行下机,减少原来工序间的进、出布用工;淘汰落后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提升劳动效率,在减少用工的同时,提高了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的选择性,促进了岗位竞争。通过实施流程再造,整个生产组织减少用工87人,年可降低用工成本近300多万元。
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凤凰公司位于市区,企业四周均是居民区,而生产产生的蜡染烟气、染化料气味不仅影响内部员工身心健康,而且对周边社区产生不良环境影响。为此,多年来公司不间断对生产废气的综合治理。借助落实流程再造规划,公司加大技改投入,一是对烟气、染化料气味产生的主要机台、工区如印蜡部分、化料工区、染色部分、印花机台等进一步采取封闭处置、集中管理,在对烟、气收集除味、净化原有一级处理基础上,再次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将一级处理后的烟、气统一接入锅炉排烟通道,进行二次处理后排放。通过这项措施,车间整体空气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赢得政府环保部门与周边社区居民的认同。
点评
流程再造是一种技术与管理创新,带来一系列根本颠覆性突破,同时也需要在新的技术管理模式下,通过严谨的态度,务实的措施,实施新的精细化管理。青岛凤凰重新规划工艺路线和设备配置,引进先进装备,攻克关键技术,精准均衡前后车速,实现无缝连接,以“染料厨房”概念实现统一化料、统一分配等集成化管理创新,支撑流程再造,实现创新目标。
以流程再造主导的精益管理使凤凰集团突破困境,破解瓶颈。高品质、优品种获得顾客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客户须预付货款订货,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青岛凤凰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 2012年的企业利润逆势增长;职工工作负荷下降,收入增加;节能、减排、降耗、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水平远高于同业水平,实现企业效益,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增长,公司战略步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