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外贸企业苦苦挣扎,眼睁睁地看着人民币升值路上越过一个个关口,到现在,在市场萎缩、成本高企的逼迫下,早已无路可退了。
6.5、6.4、6.3、6.2、6.1……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动!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近10个交易日升值达749个基点后,已逼近“6.1”底线,这也是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数字背后则是中国外贸企业苦苦挣扎的惨痛现状: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越过一个个关口,到现在,在市场萎缩、成本高企的逼迫下,早已无路可退了。
调查了解到,浙江、广东一带的外贸企业目前基本不敢接长单,只能靠短单小单解渴,还要防备突然而至的弃单,别说生意难做,生存都困难。以每1000万美元订单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差每变动超过0.01,简单理解就是利润“蒸发”了10万元人民币。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坦承,人民币升值让产品被动加价,海外市场自然骤减。
可怕的人民币升值路。谁来解救外贸企业?外管局最新通知要求,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这让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看到了希望:“这一政策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有利于抑制当前的汇率升值预期。”
企业生存极限
自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七”后,外贸加工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关头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05年8月到2008年8月3年时间里单边持续升值,中间价从8.2攀升至6.8附近。巨大的升值幅度让外贸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汇率变动压力,随后而来的2010年10月至2011年底的第二轮持续单边升值,就再次挑战了企业的抗压极限。
如今,新一轮的持续升值更加来势汹汹。
广东省某出口五金小电器的外贸企业销售总监蔡晓奇认为,人民币频频升值给已经遇上寒流的五金外贸行业增加了不少压力。面对利润“蒸发”的困境,加价似乎是最直接的办法。
“如果达到必须要提价的界限,差不多就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突破6.1的时候。”蔡晓奇说,“2012年底时,人民币汇率冲破6.3大关,我们的产品被迫平均涨价了1.9元,但订单也少了。”
可最直接的办法,却无法成为最有效的办法。欧美市场自身麻烦不断,让他们对产品价格异常敏感。
刚刚结束的广交会透出的信息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订单普遍下滑,尤其是对日本和东盟的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了12.6%和6.5%,对欧盟和美国的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4.9%和0.5%。
尽管五金行业来自欧美、中东地区的订单整体增加了8%左右,蔡晓奇却高兴不起来,“这个数字看似乐观,但我们内部都知道,这是以每件产品的利润缩减一定幅度作为代价的。”他解释说,与行业平均价位持平才能勉强获得订单,即使有差价,也就是几分钱而已;尤其是欧美订单,价格上不去,成本又高企,有些产品几乎就是零利润。
雪上加霜的是,人民币在对外升值的同时,却同时在对内贬值,出口企业的成本自然随之上涨。
蔡晓奇分析说:“去年全年,人工成本平均涨幅3%,材料成本整整涨了10%,这些成本都是以人民币支付的,一旦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很难维持继续开工。”
据悉,国内棉花的价格比国际价格每吨高出3000元至4000元,这对于成本高利润微的纺织出口加工企业而言,压力不言而喻。据统计,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外贸企业利润就下滑1%至4%。
“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和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公司有协议,当天的汇率如果升值超过了2%,我们是两方面共同承担50%的汇率提价。尽管有的已提前应对了,但进入2013年的这波汇率变动还是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萌生了退意,有的干脆走上了“歪路”:套利。
一位不愿意署名的外贸企业老板介绍说,所谓套利,就是做虚假贸易。事实上,这种以跨境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贸易,也充当了此轮人民币再次加快升值的推手。
尤其是“保税区一日游”操作。建行研究员韩会师分析说,举例而言,若境内美元对人民币即期价格为6.20,香港市场美元对人民币即期价格为6.18,境内企业出口1亿美元货物至香港的关联公司,将所得美元在境内结汇,可获得6.2亿元人民币,再将同一批货物由香港进口回保税区,此时借助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条件,只需向香港支付6.18亿元人民币,于是货物的一进一出企业可获取200万元人民币的套利收入,而境内市场则凭空增加1亿美元的外汇供给。
罕见升值路
人民币升值怪圈在持续,19年来新高,轻而易举地在今年1月份被突破,随后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破记录”过程。
尤其是在疯狂的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10个交易日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升值达749个基点。而201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升值146个基点。
这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中,除了热钱的推动,国际压力自然是重要推手。如3月19日-21日,美国新任财长雅各布·卢访华,3月20日即期汇价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最明显的是,2012年4季度,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时,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依然在大选中被提及,当时候选人罗姆尼扬言一旦当选把立即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要知道,2011年的末尾,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连续12个跌停,随后,2011年4季度到2012年3季度,人民币贬值预期竟持续近一年。而这一逆转始于2012年4季度,人民币从连续跌停骤然变成节节攀升。
因为彼时,央行策略发生了变化。2012年4季度开始,央行开始加强中间价管理,特别是注重营造人民币中间价的强势,来
引导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0月8日之后,人民币中间价连续跳升,在2012年10月10日开始的短短的6个交易日内,由6.3449一路升至6.3028。
“央行对中间价保持较强的掌控力,持续对美元强势,并激发市场抛售美元,是当时人民币走升的主要原因。”一位外汇交易员分析认为,在中间价坚挺之下,企业与银行都意识到,人民币贬值不再,为了避免潜在的亏损,抛售美元就成为短期的最佳策略。
而那份美国财政部原定于2012年10月15日发布的汇率报告,终于在今年4月公布,中国第7次未列入操纵国。而这期间,人民币一直屡创新高。
时至记者发稿日,这“破纪录”游戏并未戛然而止。在5月5日外管局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新规祭出后,市场只是轻微地回调了一下,再次刷新了新高:5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925,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55个基点,连续创汇改以来新高。
但这种升值并不被乐见,尤其是经济基本面并未有显著变化,第一季度GDP数据、4月份PMI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如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问题会集中显现。
事实上,央行既不希望人民币在诸多压力和“美元因素”下,走日元升值的老路,也无法放手一搏支持贸易,以弱势人民币应对“日元贬值 美元升值”的难题,而是寄希望能保持“均衡”。
外管局新规踩刹车
人民币这一波升值还会持续多久?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监管层的确煞费苦心。显然,只有做多而无做空的外汇市场,是一个不正常的外汇市场,要增加人民币弹性,逐渐培育做空机制也是完善机制的长久之计。
自从国家外管局局长易纲表态“中国近期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后,人民币就屡屡创出新高,各界也一直在乐此不疲地“猜谜”此项政策何时兑现。
但央行当前调控目的就是在国际资本涌入的情况下,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选择在当前这个时机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此前稳定汇率的努力有可能付诸东流。
于是,暂且取而代之的是,外管局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主要内容,除了加强对虚假贸易的监察力度,另外就是加强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与外汇存、贷款比率挂钩。
2005年,外汇管理局决定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并将下限设定为零。此后,外管局曾对下限进行过多次修改,最近一次修改是将其设定为零以下,这种限制方式,使得银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得以卖空外汇头寸来获取收益。
如今,相对以前的负头寸,银行持有的资金成本大大提高,银行就不能单方面作汇率升值的预期,也不能把这些资金用于贸易融资。
专家认为,外汇新规将抑制人民币升值预期,而且可一举两得:第一,抑制热钱套利路径,有利于缓解热钱流入压力;第二,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提高后,商业银行可通过减少向央行结汇或是增加向央行购汇来满足结售汇下限管理要求,客观上增加了市场上美元的买方,有利于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从而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
花旗银行也发布报告称,今年余下时间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将放缓,原因是中国正努力解决出口数据虚高的问题,扩大人民币日交易区间,鼓励海外投资。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