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刚刚落幕的2012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显示,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规模与2011年相比几乎是在原地踏步(营业收入2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04%;净利润合计约1.9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0.59%),营业收入增速及净利润增速双双创出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上市公司的整体成长性堪忧,令投资者尤为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质量。
今年年初,证监会宣布的“最大IPO审核风暴”要求保荐机构和会计师在3月31日前对正在排队的882家待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审核,监管层成立了约百人的核审队伍对上交报告的企业进行抽查。在号称史上最严发审制度下,纺织、服装、皮革、鞋类企业等13家排队上市的企业遭遇不同阻碍,甚至连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苏州龙杰特种纤维等以高新技术为优势的企业也被无情截流,而业绩成长性不佳是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业绩的持续成长性成为已上市公司或待上市公司绕不过去的槛。仔细研读上市公司年报,我们不难从投资者最关心的五个层面感知纺织服装公司“冷暖对比”。
一、双增与双降。就具体上市公司而言,2012年共有2172家公司处于赢利状态,数量较2011年减少46家,亏损公司数量则由2011年的147家增至2012年的193家。而在2012年实现利润增长的公司数量从2011年的1504家滑落至1182家,其中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上市公司只有557家,同样也低于2011年756家公司的水平。在纺织服装板块的82家可比上市公司中,74家赢利,8家亏损;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双双实现增长的有28家,双双下降的则有27家,占比均在1/3左右。
二、慷慨与抠门。在监管部门力促上市公司提高对股东的回报、股民“加大分红力度”的呼声与日俱增的背景下,投资者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丰厚的利润分配“红包”。沪深两市共有1526家上市公司在公布2012年报的同时,发布了去年的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1.8%;拟分红总额合计5964.4亿元,较2011年度5577.45亿元的分红总额增长6.9%。今年拿出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较以往明显增加,但连续多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依旧不乏其人。在纺织服装板块,有57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派现,占比近七成。
三、旺财与破财。机构是否持股以及持股的增与减,直接反映出上市公司业绩是否具有投资吸引力,即为机构赚钱的能力。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变化,能够曝光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的“春播路线图”。在纺织服装板块,有80家上市公司得到机构的青睐,其中机构持股比例超过50%的纺织服装股则有24家,当然还有2家上市公司没有进入机构的法眼。
四、增库存与去库存。2012年纺织服装业仍旧处于消库存阶段,虽然众多纺织服装企业皆在控制高库存,但库存的消化情况并不理想。统计显示,82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2012年库存合计717.18亿元,相比2011年库存增加1.75%;其中仅有38家公司库存下降,占比不过46%。
五、吃软饭与求新生。无论赢利还是亏损,上市公司都少不了当地财政的大力庇护,披星戴帽的公司乞求以财政补贴躲避退市;当然也有不少ST公司展开自救,正努力完成“乌鸦变凤凰”的蜕变。显然,吃软饭的上市公司即便是已经赢利,也不具有持续性;而通过重组获得新生的上市公司,主业成长性可期,也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
1 双增&双降
主营收入及净利润是反映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主要指标。两项指标若实现双增,表明业绩瓷实,显示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纯粹性;反之,则说明业绩已经进入下滑通道。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2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98.41亿元,同比增长8.09%;平均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0.59%;平均每股收益0.5187元。A股上市公司2012年的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以及净利润增速双双创出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在纺织服装板块的82家可比上市公司中,74家赢利,8家亏损;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双双实现增长的有28家,双双下降的则有27家,占比均在1/3左右。
纺织服装板块2012年报“双增”股前20名
【中银绒业】“非ST双增”第一股
产业链向下延伸,赢利能力有所提升。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6亿元,同比增长34.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67.91%;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39元。公司致力于羊绒全产业链建设。在上游,公司掌控着稀缺资源,羊绒占全球产量30%,同时加强下游延伸。近年来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将重心从附加值较低的无毛绒、绒条,向附加值更高的纱线和服装等下游深加工羊绒制品转移,拥有内销品牌“菲洛索菲”。
另外,公司增发巩固羊绒龙头地位。拟向中绒集团和中信证券定向发行2.84亿股,分别募集20亿元和3亿元。募投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拓宽产品线,巩固公司的羊绒龙头地位。
【卡奴迪路】外延扩张“三张王牌”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获批,业绩超市场预期。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37.86%;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61.79%。
由于公司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从而享受15%税收优惠(2012~2014年),业绩超过之前市场预期的1.68元。公司目前规模仍然相对较小,仍处于较快的外延扩张期,但是公司业绩多轮驱动,精品买手店、品牌代理及定制业务有望成为未来新看点。
【江苏阳光】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1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1.05亿元、6251万元、871万元,业绩逐年下降。2012年亏损13.61亿元,同比下降15737.4%;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26.96%。
公司表示,2012年度国际经济态势持续萎靡,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公司面对着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的不利形势;另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多晶硅市场的持续低迷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公司的发展,造成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年度出现亏损。
2 慷慨&抠门
统计显示,沪深两市共有1526家上市公司在公布2012年年报的同时,发布了去年的年度现金分红预案,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1.8%;拟分红总额合计5964.4亿元,较2011年度5577.45亿元的分红总额增长6.9%。今年遍地“铁公鸡”的现象似有改观,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分红之列,拿出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较以往明显增加。不过翻阅2012年年报可见,“大手笔派现者”固然存在,“象征性拔毛者”也不少见,甚至连续多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依旧不乏其人。在纺织服装板块,有57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派现,占比近七成。
纺织服装板块2012年报“分红股”前20名
【森马服饰】“现金奶牛”第一股
2012年报披露,公司将以现有股本67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0元现金红利(含税),累计分红金额6.7亿元,接近去年7.6亿元净利润额的近9成。 这已经是森马股份第二次如此慷慨地发布分红方案。
其实,公司2012年业绩并不算非常理想,营业收入70.6亿元,比上年下降8.98%;净利润7.6亿元,比上年下降37.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更是下降42.63%。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仍然保持“现金奶牛”的姿态。
股东名单显示,大股东森马集团持有森马服饰总股本的62.69%,二股东浙江森马投资股权为森马集团、上市公司董事长邱光和之兄邱光平及部分员工所拥有。从最终结果来看,大股东和高管成为豪爽分红的最大受益者。
【美邦服饰】5年累计分红27亿元
业绩保持稳定,积极回报股东。2010年、2011年、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5亿元、99亿元、95亿元,实现净利润7.6亿元、12.06亿元、8.5亿元。在业绩发展的同时,公司一贯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
上市5年来,公司实现年年利润分红,分别在2008年实施每10股转增5股派3元现金、2009年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4.2元、2010年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5.3元、2011年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8.4元、2012年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7.5元,累计现金分红超过27亿元。
【华纺股份】10年不分红的“铁公鸡”
10年来,共有226家公司一直未派现,而华纺股份便在其中。在2001年管理层已经开始督促上市公司分红之后,该公司仍不分红,堪称响当当的“铁公鸡”。
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2.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9.24万元,同比下降46.58%。今年4月9日公布定向增发方案,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1.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拟收购山东亚光公司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东海一路118号的工业园相关资产,并追加投资建设6.5万锭精梳紧密纺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及家纺生产线项目。
3 旺财&破财
基金、社保、保险、券商和QFII等五大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往往是经过研发团体仔细调研、精心纳入股票池的重点标的,反映出机构三季度的投资思路。机构是否持股以及持股增与减,直接反映出上市公司业绩是否具有投资吸引力。仔细分析2012年年报,机构的持股路线逐渐浮出水面。在纺织服装板块,有80家上市公司得到机构的青睐,其中机构持股比例超过50%的纺织服装股则有24家,当然还有2家上市公司没有进入机构的法眼。
纺织服装板块2012年机构持股比例前20名
【七匹狼】“吸引注资”第一股
2012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699.11万元,利润总额75302.99万元,净利润56111.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05%、54.24%、36.09%,整体经营业绩良好。机构去年底持有该股数量4.11亿股,机构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96.65%;其中基金持股比例为43.85%。
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8家基金合计持有8226.47万股,其中华安策略优选股票增持205.12万股至1993.70万股,为第一大持股基金,且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东。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广发策略优选混合紧随其后,持股量分别为1911.21万股、1487.89万股;易方达积极成长、广发聚富、广发大盘成长混合、交银施罗德蓝筹股票、信达澳银领先增长股票等5只基金同样跻身该股“前十大”行列。
【罗莱家纺】业绩稳增迎合基金胃口
公司201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25亿元,同比增长1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2.16%;基本每股收益2.72元。2013年度罗莱家纺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6%;计划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0%~16%。也正是这种业绩稳增长吸引了机构的重仓持有。机构去年底持有该股持股数量1.27亿股,机构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90.18%;其中,基金持股比例为15.77%。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基金占据6个席位,富国天惠精选成长混合增持114.49万股至286.57万股,为第一大持股基金。
【嘉欣丝绸】业绩变脸机构全体撤离
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35万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9160万元,同比增长5%;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该公司预告,2013年1~6月净利润变动幅度为-30%至20%,业绩变动的原因是:公司经营业务平稳增长,上年1~6月仓库拆迁收益较大,预计今年1~6月非经常性收益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也正是这种业绩的非持续性,令主力机构敬而远之。机构去年底持有该股数量占流通股本比例0.02%,且全部为基金持股。然而2012年底及2013年一季度,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竟然没有一家基金、券商等机构。
4 增库存&去库存
存货余额同比上升导致上市公司2012年流动资产整体周转效率下降,而这同时伴随着企业赢利能力的下滑,反映出上市公司在宏观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仍在等待经济复苏出现明朗的信号。截至2012年末,上市公司账面存货余额为4.33万元,同比上升17.91%,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现金更多地被积压在存货环节,难以及时变现回流,亦导致公司面临较高的去库存压力。在纺织服装板块,82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2012年库存合计717.18亿元,相比2011年库存增加1.75%;其中仅有38家库存下降,占比不过46%。
纺织服装板块2012年存货下降前20名
【蓝鼎控股】“转消存货”第一股
统计显示,2012年共有816家公司存货金额较2011年末下降,蓝鼎控股存货金额同比降幅接近80%,为存货消减最快的纺织服装上市公司。
通常情况下,存货下降的原因,一方面与公司加强库存管理、控制库存规模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公司资产重组影响。而蓝鼎控股存货下降则是与其2012年地产业务转出有关。2012年11月,根据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将地产业务及其负债转让给关联方蓝鼎(仙桃)置地发展有限公司。
【华芳纺织】不攒库存短期借款下降
公司2012年在实现赢利的同时,存货却在下降。截至去年底,存货合计19144.00万元,同比减少51.48%。年报披露,公司存货主要是本期棉花及棉纱价格下降,以及子公司夏津纺织在棉花采购方面采取谨慎态度,尽量减少库存原料所致。
另外,公司短期借款下降38.08%,主要原因为公司本期加强存货管理,减少库存备货,资金需求量下降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30638.50 万元,同样也是公司加强存货管理所致。
【雅戈尔】235亿元高存货来自房地产
据统计,在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2012年的存货逾10亿元。其中,雅戈尔存货为234.73亿元,成为存货最多的纺织服装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服装业务的库存金额合计为15.21亿元。雅戈尔表示,从公司795家自营专卖店、合计2719个网点的渠道结构分析,公司的库存一直保持着合理的水平。公司存货多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业务的存货高。
5 吃软饭&求新生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总计有45家ST公司“摘帽”,创A股市场成立至今的历史最高纪录。对那些连年亏损的公司,财政补贴往往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上市公司至少获得989次来自各级政府的补贴,这些补贴共计220亿元,涉及超过540家上市公司。业内人士认为,不少地方政府意图保住上市公司壳资源,将补贴发放给经营不善的企业,容易造成资源错配。与此同时,“吃软饭”的上市公司即便已经赢利,也不具有持续性。
纺织服装板块4只ST股近3年业绩变化
【ST欣龙】净利润增长主要靠补贴
201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1.0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1.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1.8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273.17万元。其主要原因是公司2012年获得大额政府补贴、债务豁免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共计获得政府补贴、补助2308.93万元,债务豁免收益865.66万元,固定资产处置收益102.22万元等,其次是水刺及其深加工产品成本下降导致毛利率上升,增加赢利1236万元。
【ST德棉】资产置换逐渐尝到甜头
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09417.21万元,同比增长53.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8.12万元,同比增长105.24%;基本每股收益0.0290元;每股现金流量0.654元;每股净资产1.3031元;净资产收益率2.30%。
公司经过资产置换,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把生产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特质化、异质化产品作为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3年1月5日公告,预先收到大股东第五季因资产置换协议而支付给公司的现金补偿1250万元。2013年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以期促进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
【*ST远东】5年转型摘帽指日可待
1997年上市的远东股份也曾经历过纺织服装出口创汇的黄金岁月。公司从2001年开始业绩下滑,每股收益从2000年的0.22元降至0.08元、2002年变成0.0041元,2003年是0.03元。2004年业绩首次亏损,全年净利润-2826.29万元。
2008年5月公司第一次重组,但当时监管层已收紧地产项目借壳审批,*ST远东的地产重组项目出师未捷;2011年10月,公司拟通过吸收合并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转型为以多晶硅生产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光伏企业,无奈多晶硅行情一落千丈,重组再次失败。
经历两次重组失败之后,公司将目光瞄准时下市场比较看好的文化产业。目前,母公司为控股型公司,主要通过旗下常州远东文化和深圳艾特凡斯两家子公司开展主营业务。2010年、2011年、2012年净利润分别为70.01万元、581.79万元、1251.17万元,“摘帽”指日可待。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