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官员:中日韩自贸区有很多先天障碍
发表时间:2013-06-20    作者:石岩 发表评论

  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19日在山东威海表示,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和建设具有很多“先天性的难点和障碍”。

  孙元江是在当日召开的中韩自贸区推动地方经济合作研讨会后的记者会上作上述表态的。

  在历时近10年后,2012年11月,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在柬埔寨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目前,三国自贸区谈判已完成首轮,第二轮谈判将于今年7月31日—8月2日在上海举行。

  “自贸区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都会对相关国家的敏感产业造成冲击。”孙元江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遵循“全面和高水平,与世贸组织规则一致,确保利益均衡并关注各国的敏感领域”三个基本原则。

  具体而言,日本的敏感产业有:农业、钢铁产业、能源产业、服务和纺织等加工工业、造船产业。韩国的敏感产业有:农水产业、能源产业、服装和纺织等加工工业。中国的敏感产业则包括化工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设备产业、金融业、零售业、中高端制造业和运输设备。

  “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对中日韩三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和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具有很多先天的难点和障碍。”孙元江坦陈。

  在经济方面,中日韩三国经济水平的差异性较大,产业分工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市场容量、市场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导致对对方产品准入标准的差异化要求,从而增加了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障碍与摩擦。”孙元江解释说。

  孙元江同时指出,中日韩贸易收支严重失衡且存在贸易壁垒,日韩对贸易赤字增减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国自贸区的进程。“另外,农业因素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头等难题。”

  尽管存在种种困难和障碍,但孙元江指出,应认识到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是着眼于未来的战略举措,是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中日韩三国工商界的共同期盼。

  中国商务部预测,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后,中国的GDP获益增长1.1%至2.9%,日本获益增长0.1%至0.5%,韩国获益增长2.5%至3.1%。

  “中日韩自贸区‘十年征程’来之不易,三国应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坚定不移地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和建设。”孙元江呼吁。

稿件来源:中新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