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刻意摆脱“增长崇拜”
发表时间:2013-07-16     发表评论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在说真话方面算不上什么典范。但即便按它作为一家宣传机构的标准来衡量,它对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言论的篡改,也算得上是一次大胆改写历史的企图。

  上周,楼继伟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语惊四座,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是7%。这一数字比中国政府的官方目标低了半个百分点。这一看上去不大的差异,实际上意味着政策的巨大差异。

  降低增长目标意味着,北京方面并不担心目前的经济放缓,不会回应那些面临破产和债务违约的企业以及地方官员要求出台刺激政策的呼声。

  不过在上周六,新华社却决定悄悄修正一下楼继伟的讲话。它改动了楼继伟讲话的原稿,以便让大家看到楼继伟提到的增长目标是7.5%,与今年3月政府在人大会议上宣布的增长目标完全一致。

  然而,楼继伟是在华盛顿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的,他当时正在那里出席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the 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媒体很容易查证他当时的发言。新华社在作出修正前所发报道的截屏,也显示出这一改动的笨拙。

  楼继伟提到的增长目标能被解释为简单的口误么?他事务繁忙,当时又是在作即兴发言,而且可能时差都没倒过来。但他应该不难记住增长目标是多少。中国的财政预算,从收入预测到支出计划,都是基于这一预期增长率。无论作何种解释,楼继伟的失误深刻反映出一个变化:中国政府现在显然已经不像过去十年那样那么看重官方增长目标了。

  直到2011年时(那一年官方增长目标被设为8%),每当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滑落至8%以下时,“保八”这个词都是中国总理的口头禅。

  如今,增长目标不再是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了。楼继伟甚至在华盛顿表示,即便面对6.5%的增长率,中国也可能能够自如应对,而6.5%将是中国逾20年来的最低增长率。中国政府的风向显然已经改变。中国政府自2004年起就一直在讨论经济再平衡问题。当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一项释放消费需求、降低经济对资本密集型投资依赖的计划。

  但在胡锦涛、温家宝组合的领导下,这些讨论基本没有产生什么结果,改革因屈从于经济增长被多次搁置。

  习近平、李克强的新一届领导组合尚未宣布任何重大改革措施。不过他们似乎已做好容忍经济增长适度放缓的准备。在向更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中,这一因素与任何改革措施同等重要。

  中国今天发布了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增速放缓至7.5%。许多分析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
  地方官员近来一直在大声求援,许多投资者也曾预期北京方面会施予援手。但事实上,李克强表现得十分镇定,上周他表示中国经济表现与预期相符。

  不过,目前有不少因素,阻碍中国向更缓慢增长转型。许多国有企业的盈利日渐微薄,其中一些已处于亏损状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疲软,许多地方已经削减了开支。

  最重要的是,公众会对转型作何反应仍是中国政府的一块心病。中国政府需要明确指出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但目前而言它更关注维系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楼继伟不再那么执着于GDP增长目标,这种态度是正确的。但其讲话内容遭修正的事实表明,“增长崇拜”在中国仍有很多拥趸。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