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衫频发 服装行业“抄袭”几时才能消
发表时间:2013-08-15 发表评论
现今,如果穿了一件和别人一样的服装,即所谓的“撞衫”,这势必令人十分尴尬。但是很明显,“撞衫”应该是发生在上一个大环节。在这里,“撞衫”就是抄袭和模仿,原创者不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声誉上也同样受影响。
近日,笔者走访石狮一知名品牌运动企业。据该公司设计师介绍,企业为了筹备下一季度的新品上市,都会在保密环节下足功夫,但到服装款式一上市,各种“克隆品”就纷纷冒出来。
我们知道,服装市场变化快、周期短,企业有的没时间、有的没资金去研究、开发、设计和创新,反而习惯性地模仿、跟风,以至于“抄袭”,这几乎成了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一种“行规”。一位资深服装设计师告诉笔者,一个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团队至少由十个设计师组成,企业光研发这一块,每年就要投入上百万元。这对于一些小的服装公司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于是他们选择方便而快捷的模仿和抄袭。
大家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企业不通过申请专利权来保护自己免遭“抄袭”呢?笔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很多服装商家并不愿意申请这样的专利。由于不能准确判断服装款式的市场反应,商家并不能决定应该对哪一款设计申请专利,所有款式全部申请成本又太高,因此很少有服装类产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抄袭”已在服装行业内泛滥,要解决这种现象,需要行业自律。笔者想说的是,因此,当下的企业首要是做好自身发展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待到整个服装行业发展壮大,品牌和创新意识增强,“抄袭”之风自然会减弱。
稿件来源:石狮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现在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