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杂志:人民币国际化前路漫长
发表时间:2013-08-02     发表评论

欧洲货币杂志邀请六位亚洲金融界重要人士,共同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其中包括:汇丰银行亚洲货币主管James Fielder,Swift亚太地区大客户高级经理Daniël De Weyer,中信银行财务主管Woody Chan,中银国际证券常务董事Steve Wang,中银国际证券研究总管Cheng Manjiang,和汇丰银行人民币业务主管Candy Ho。

会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未来前景、目前障碍、市场反应等进行了全面讨论。

与会者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以下特点:

·起点低:最初占国际交易不到0.76%。

·进程快:近两年交易量上升5倍有余,例如香港离岸市场发债规模达到4050亿人民币。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接受:汇丰中国调研中,所有的中国贸易商,都愿意接受人民币支付;而且,如果对方愿意接受人民币支付,有50%的中国贸易商愿意打九五折。2013年第一季度,有约35%的进口用人民币交易和2%的出口用人民币交易。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结合国际化货币的三个要求(发行国经济规模大、货币的市场信心强、发行国资本市场发达自由),与会者提出以下建议:

·增加人民币流动性,允许更多人民币离岸

鉴于在岸人民币国际流动性差,而离岸货币流动性强,因此,人民币流动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允许多少人民币离岸。目前,在岸人民币约100万亿,而离岸的人民币还不到1万亿,不到总量的1%。

·加强相关规章制度,增强市场信心。

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可以增强市场信心。但信心更重要的来源,是完善人民币投资、购买、储蓄的相关法律规章,以保障投资者权益。具体来说,底层投资者问的最多的是:我投资人民币,是否受到中国政府保护?投资者的安全感是一个长期目标,这比人民币相关产品开发更为重要。

·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远不达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尽管利率自由化已有进步,中国央行依然控制着在岸存款利率,并间接控制着离岸利率。

·增加人民币相关产品。

持有人民币的外国贸易商,最关心的问题在于:应如何打理这笔资产?有没有足够的投资产品?更多的投资产品,能够增加贸易商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进而促进贸易中的人民币交易,为我国贸易节省相关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