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新一轮坏账清理潮或将海外投资者拒之门外
发表时间:2013-09-10     发表评论

专门从事不良债权的海外投资者正在中国门外排起长龙。不过路透表示,中国新一轮坏账清理潮可能不会向海外投资者开放,海外投资者认为这是以中国纳税人的钱和整个经济为代价。

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目前需要清理的坏账数量远大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PwC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999年至2007年,银行清理了约3230亿美元坏账。

路透援引曾在97年金融危机时期为全球投行买卖中国债务的资深债务专家的话:

“面向海外投资者的大门时开时闭。目前我们认为这扇大门关闭着。”

尽管没有明令禁止海外投资者购买坏账,不过该专家表示,

当前中国对海外投资者的环境不及97年友好。10年前因耗时耗力的繁文缛节和实施债权人权力的难度较大,海外投资者发挥的作用有限。

PwC预计,截止2006年外商购买265亿美元中国四大行销售的坏账,约占总比例的18%。

从2002-2007年,诸如高盛、大摩和瑞银在内的投行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数亿美元坏账。

高盛目前认为,包括非银行借贷者在内的中国信贷损失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官方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不良贷款(逾期90天)数量为5395亿人民币,占总体银行贷款的0.96%,为连续7个季度增长。

若没有腰包鼓鼓的海外投资者,公众不得不自掏腰包,表明此次的援助可能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可能令中国经济难以尽快反弹。

坏账涌入可能令中国大型银行放缓借贷速度。转而可能抑制中小型企业增长,令其难以扩大融资,甚至会影响到日常运营。而中小企业是中国主要的经济引擎和工作岗位提供者。

中国此前已经显示了考虑向海外投资者敞开大门的一些迹象。8月路透报道称,中国正在发展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平台,可能允许银行向更广泛领域的投资者出售贷款,引发了有一天这可能被用于交易坏账的猜测。不过是否面向外商还有待观察。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