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日韩经济发展模式
发表时间:2013-09-11     发表评论

在过去50年里,成功从中等收入经济体发展到发达经济体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只有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其它大部分的新兴经济体要么无法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要么已经陷入了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经济增长由开发廉价劳动力或自然资源来驱动。

然而,那些成功跨入发达经济体行列的成功案例都有一个特征,在经济腾飞以后,会存在长期的高投资水平,这正好就像中国今天的情况。

把中国的情况与韩国和日本对比,显示出了非常类似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开始腾飞以后,南韩和中国都经历了30年类似的投资占GDP比重的上升。可用的数据也显示,日本的发展趋势也是类似的。

(投资占GDP的比重:蓝线代表1965年开始的韩国经济;黄线代表1950年开始的日本经济;青线代表1980年开始的中国经济)

然而,从上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最后几年,中国的情况开始与其它国家出现分化——中国的投资比重继续上升,并超过了其它任何经济体曾经达到的最高比重。这也意味着,中国应该已经接近非平衡增长期的终点,因为其它国家在经历30年高投资水平以后,经济都开始了再平衡过程。

如果关心中国的经济增长失衡,就应该关注中国与其它成功的国家发展模式最近几年出现的分化,根据其它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国的消费水平可能应该开始修正了。

实际上,中国家庭支出的增长与韩国的历史发展经验是完美匹配的。在两国的情况中,家庭支出在经历了30年经济增长以后,都乘了10倍。如果势头持续,中国家庭支出将在未来几十年里,继续稳定的上升。

(以本币计算的家庭消费支出:蓝线代表1965年开始的韩国经济;青线代表1980年开始的中国经济)

中国与其它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国家的最大不同点是,在经历三年的高水平投资以后,中国经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平均每个雇员产出的GDP规模,以美国作为标准并定为100:蓝线代表1965年开始的韩国经济;黄线代表1950年开始的日本经济;青线代表1980年开始的中国经济)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起点比其它亚洲发展中国家都要低得多,经济增长转化成劳动生产率的大幅上升只是10年前才开始。

当韩国经济在90年代开始出现再平衡的时候,它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接近美国的一半。

(青线代表韩国固定资本形成总值占GDP的比重,对应左坐标;蓝线代表韩国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的比值,对应右坐标)

日本在70年代经济开始再平衡的时候,当时其劳动生产率已经接近美国的60%。

(青线代表日本固定资本形成总值占GDP的比重,对应左坐标;蓝线代表日本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的比值,对应右坐标)

虽然过去1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仍不足美国的1/4,与70年代末的韩国类似,比60年代的新加坡和日本还低。

(青线代表中国固定资本形成总值占GDP的比重,对应左坐标;蓝线代表中国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的比值,对应右坐标)

  • 世界大企业联合会表示:

在追赶甚至超越一些新兴市场对手的劳动生产率上,中国已经做得很好了....然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正在以相当快的速度放缓 ,尽管中国总的劳动生产率仍不足美国的20%。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就开始下滑了。

最近IMF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应该降低其投资占GDP的比重10个百分点,这将把中国的投资比重降到其他国家处于相应发展阶段的类似水平。

IMF写道:

很明显,达到该水平(投资占GDP的比重)本身不应该是唯一的目标,而这应该伴随着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的改革...国际经验实现,这是所有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中国过去几年可能过分投资了,但其增长模式在过去30年和其它成功的经济体大概是一致的,其中包括消费支出的增长。经济观察者可能更应该关注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可能正如前世行中国主管黄育川指出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挑战是推动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改革。”在追赶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上,中国经济还有漫漫长路——但这才是中国长期增长前景的关键。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