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革中迎接新格局——聚焦2014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动向
发表时间:2014-01-16    作者:焦艳玲 发表评论

  2014来了。展望2014年,又会发生些什么呢?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在变革中迎接新格局,深入推进行业改革。让我们聚焦2014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动向。

  2014,值得期待……

  2013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涨,一些体制、机制弊端的阻力,以及国际竞争等压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改革将成为核心,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2014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纺织的纤维加工总量已经超过了全球的一半,贸易额超过了全球的1/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深化改革同样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重点以及有关条文,将对中国纺织行业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行业发展面临较大风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节能减排尤其是环境问题压力较大,以及区域结构调整、跨国资源配置存在制约因素等深层矛盾带来新的契机,对增强行业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也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城镇化率提高将直接带动衣着消费更快增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有两个指标对纺织行业至关重要。一个是人均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是城镇化的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2.57%,同样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加权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000年为242.49元,2010年上升到853.58元,2012年达到1146.58元,占总生活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8.43%,上升到2010年的9.57%,2012年达到9.91%。由此推算,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总支出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增长2.52倍,年均增长13.41%,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率将从2010年的48.2%上升到63.0%以上,同期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支出总额则以年均13.82%左右的速度增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的目标和路径。王天凯说:“可以预见,城镇化率的提高将直接带动衣着消费的更快增长。同时,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有利条件。高科技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将得到较快发展,在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将为纺织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以市场化原则促进创新体系建设

  当前,行业的创新能力与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形势,以及自身所面临的压力相比较,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包括创新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紧缺,基础理论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发能力薄弱,国家级创新主体数量少,资源分散,没有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体系,已建立的纺织产业技术联盟,还未形成产学研用紧密合作,来解决行业共性难点问题的协同创新机制等。

  《决定》中提出的“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以及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为纺织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推进是提升纺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纺织企业创新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以开放的态度建立资源配置的平台,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国内外技术、设计、信息、资本、品牌、人才等各项资源,以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产业链协同集成开发、两化融合和电子商务以及‘走出去’境外投资等新模式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路径,将成为行业的重点创新领域。”王天凯表示。

  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力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内销市场、应用领域的增长,将为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预计到2020年全球纤维需求总量将突破1亿吨,较2012年增加2000万吨。我国纺织行业在内外市场份额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纤维加工总量仍有1400万吨左右的增长空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指出:“新形势下,中国纺织工业正面临以增长、责任、电商、延伸、融合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新浪潮,这也是中国纺织工业下一步发展的新红利。未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力,如何履行对员工、客户、环境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准入、品牌内涵和商业绩效。”

  “社会责任”将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关注利益相关方到影响利益相关方,从责任被动驱动到主动驱动责任,从“利己”到“利他”。服务民生、保护环境、保障公平的“责任”,将为产业发展指引新方向;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尤其是移动电商将为产业发展打造新平台。电子商务将带来商业模式之变:由同质化向异质化转变——“小前端”+“大数据后台”+“一站式服务平台”;生产方式之变:由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向细分化、个性化、快时尚转变——以产定销转向以销定产。当前,纺织产业内的延伸呈现出四个主要趋势:向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延伸,向上游或下游环节延伸,跨领域延伸,跨地域延伸。而纺织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主要有三大趋势:融合数字化,表现在生产过程信息化(两化融合)、电子商务、云技术、线上线下融合(O2O)等方面;融合科技与设计,表现在新材料技术、新装备技术、低碳技术和高端设计等方面;融合资本力量,表现在企业并购、上市融资、风险投资和集群融资等方面,与信息、科技、资本、资源、创意等多元素的“融合”,将为产业发展创造新天地。

  新形势需要新思维、新模式、新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具有优势的先进技术、高端纺织机械装备制造、研发设计能力等呈现出向新兴经济体加速转移的趋势,国际纺织产业格局将进一步调整。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双重竞争。在新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迫切需要新思维、新模式、新路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说,在今后的几年中,行业将主要依靠更新改造来提升,而不是扩大规模;棉花、PX等原料问题将越来越制约行业的发展;网上销售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网络对产业的影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产业转移的情况超出预想,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转移更加突出。

  中国银行副行长岳毅指出:“在当前国家创新性举措的管理和调控之下,中国经济将有望迎来新的阶段——以提质增效为重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有就业保障和居民收入增加的持续健康增长。”对于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岳毅表示,首先是增长速度放缓,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年均增长3%左右;其次是增长方式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上升,中西部地区增长强劲,东部地区产业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转移,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提升。”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兼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会长李进才分析道:“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我国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将加快。但产业转移的方向出现了新的动向,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放缓,而向东南亚等其他境外地区转移的步伐有加快的趋势。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传统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应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如何进行引导,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需要新思想、新思维。”李进才在分析了国内经济形势后说:“尤其是‘十二五’规划已经实施过半,‘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即将启动,如何规划纺织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完成纺织强国建设的目标,更需要创新。”  

  新疆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新疆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滕浩智表示,他们今后将坚持以促进百万人就业为目标,以有效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重点,以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装产业为突破口,适度发展印染业并带动上游产业规模发展,逐步完善产业链,大幅提升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坚持拓展中西亚和欧洲市场,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新型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纺织品服装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丝绸协会、纺织商会会长蔡雪熊说,企业今后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型升级要因厂制宜、量力而行,不可以盲目跟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产业转型升级化解风险的正确途径;政府和服务平台应加强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帮助。

  东部提升为产业转移未来发展主基调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发展前景较好,在城镇化过程中潜力很大。王天凯指出,当前,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为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纺织工业园要依据当地特点做好规划,准确定位,稳步推进。招商引资绝不能再发展大路产品,而要通过科技创新开拓高端市场,否则无法承担成本提高的压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的首要问题是突破印染瓶颈,瞄准西部市场,开发高端产品,提高附加值,以克服棉价波动而造成的成本压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主任陈树津强调:“从‘十二五’的发展进程看,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仍将以东部提升为未来发展的主基调。因此,中西部在承接转移方面要特别注意东部产业链的延伸,注意与东部对接。”目前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中有同质化严重和过度竞争的现象。各地产业转移园区要结合本地区在区位、原材料资源、劳动力、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找好定位,选择差别化的错位发展战略。“承接转移除了搞好基础建设、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硬件条件外,还要注意软环境建设,包括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在土地落实和提供服务方面要信守承诺,提高效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纺织产业转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表示。

  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曹学军分析了产业转移新形势:“转移比重最大的是棉纺和服装。大企业布局已基本到位,下一步需要产业配套、物流、订单、技术多方位转移,盘活当地存量企业,也是优势力量。”此外,她还表示:“印染园区要集中供水处理,在招商引资时注意,每个入园企业要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纺织服装行业送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今后5年~10年也将是中国迈向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为实现纺织强国梦而努力着。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