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期货年内有望上市交易 预计今年我国进口棉纱在300万-400万吨
发表时间:2014-01-21     发表评论

  棉纱期货上市推进工作将提速。上周末从河南省棉花协会举办的2014年棉花形势研讨会上了解到,郑商所将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争取2—3个月内完成棉纱期货市场意见征集、交割厂库确定等工作,如果推进顺利的话,棉纱期货年内有望上市交易。

  我国现有纺纱规模1.2亿锭左右,年产棉纱1300万吨、纱线2900万吨。作为棉花的下游产品,棉纱期货上市后,将与棉花期货一起初步形成棉类期货品种体系,为广大涉棉企业尤其是棉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国内棉市正处于由‘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的过渡阶段,上市棉纱期货的时机已成熟。”万达期货棉花产业事业部总经理张闻民说,在此时点上市棉纱期货,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棉纱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有效对接。

  长期以来,国内棉纱市场缺乏一个权威性的价格,纺织企业在安排生产经营计划时比较盲目,比如当前国内外市场棉纱价差每吨高达数千元,但很多纺织企业并不了解国内棉纱市场的实际情况,其制订的生产计划脱离市场实际,造成资源浪费。特别是近几年,棉花、棉纱价格波动频繁,企业在棉花采购、加工以及棉纱销售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两头挨打”的情况。对此,一些大型纺织企业还能勉强承受得了,而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根本无法承受。纺织行业企业迫切需要利用期货市场来管理原材料、产成品的价格波动风险。

  与此同时,进口棉纱对国内棉纱市场的冲击也在不断加大。2012年我国进口棉纱153万吨,同比增长69%。2013年1—10月,我国进口棉纱175万吨,同比增长44%,预计全年进口棉纱210万—220万吨。另有预测称,今年我国进口棉纱在300万—400万吨。参加研讨的不少纺织企业表示,棉纱期货上市后他们会积极参与。

  “棉花期货上市时,其建立的以仪器标准检验为主的期货交割棉质量检验规则,改变了国内棉市执行40余年的以等级定价、以感官检验为主的检验规则体系,在提升国产棉花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张闻民告诉记者,当前产业界对棉纱期货上市充满期待,棉纱期货上市后将会有力促进棉纺织行业乃至整个涉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据了解,除加快推进棉纱期货上市外,郑商所今年还将加大对棉籽、棉粕、生丝、蚕茧、涤纶短纤等品种的研发力度。

稿件来源:期货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