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洁:中国经济放缓是好事
发表时间:2014-01-03     发表评论

  2013年,中共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政府屡次承诺要走上一条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如今终于付诸行动。新领导层放弃了往届领导人所追求的高速而危险的经济增长模式,并着手解决环境严重退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所造成的后果。

  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据估测在7.5%左右,为10多年来最慢,2014年增速将与2013年大致相当。很多投资者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的两位数增长——在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爆发期间,中国经济照常高速增长——他们将增速放缓视为一种弱点。

  然而,中国经济放缓非但不值得担心,反而有理由让人感到乐观。经济飞速增长危及中国长期稳定,而且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另外,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金砖四国”(Brics)中,7.5%增速仍是目前最高的。今年第三季度,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速实际上已为负值,而印度和南非经济增长放慢的速度远远快于中国,不过美国、英国和其他几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却出现了转机。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新经济政策的方向变得更为明朗,而且有很多积极因素。标题朴实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一项承诺:将放松政府对市场力量的控制。中国政府颁布的法令文件在措辞上总是具有启发意义。《决定》将自由市场所起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更改为“决定性作用”,此前所有官方政策文件都使用“基础性作用”这个词。

  中共中央委员会在12月初召开的最新会议,出炉了2014年主要经济任务,包括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再偏向于发展繁荣的东部城市;防范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给地方政府的过量“影子”贷款酿成债务危机。

  中国领导人承诺加速城市化进程,他们认为这一进程是中国经济转型——从由低成本制造业支撑的出口拉动转变为日益由国内消费驱动——的基础。

  中国政府要推进城市化战略,有必要采取措施让数百万从农村涌入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获得“城市居民地位”。此外还需要为城市发展建立一套稳定的金融体系,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着重发展二三线城市,而不是让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承受更多压力,在近年人口增长的压力下,这些大城市已不堪重负。

  关于让经济走上更适度增长的轨道,中国政府正在发出正确的声音。这对外国企业和外来投资意味着什么?

  传统重污染行业正面临严格限制,而高科技行业继续享受有利的税收优惠。进口商品和服务以及外国资本流入将被引导向预先确定的增长领域,包括高科技制造业、清洁技术、制药、金融服务、医疗设备、水供应和水处理技术、高等教育以及各行各业的研发。

  随着政府作用减弱,市场力量增强,私营部门将受益于优惠政策。私营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将能够在目前由国有企业主导的领域展开更公平竞争,特别是资源开采领域和银行业。中国政府将在基础设施开发、医疗和教育等领域鼓励发展公私合营企业。

  这些新措施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它们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外国资本将被引入中国以前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以及中国能够改善其环保声誉和减少地区失衡的领域。因此,外资企业可能会在中国中小城市以及农业和农村产业取得最大回报。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海外投资者之一,其投资海外的渴望与其吸纳外国技术和外国资本的执着不相上下。英国政府明智、毫不隐晦地显示出其利用这一资源的意愿,英国财相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在去年10月份访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接着在去年12月份率领英国政商两界的一个131人代表团访华。

  卡梅伦和奥斯本都表现出了与中国企业家合作的热情。奥斯本到访北京后,又远赴深圳,与中国最大民营科技公司华为的董事长任正非共进午餐,华为计划未来5年在英国投入130亿英镑巨资。卡梅伦到上海与中国吉利汽车(Geely Auto Corporation)董事长李书福会面,该公司收购了总部位于考文垂的黑色出租车制造商——伦敦出租车公司(London Taxi Company),以及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Volvo)。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英国的务实态度表示欢迎。双边贸易、商业合作以及投资将令双方受益,并促进两国对彼此社会与人文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追赶美国,中国迫切希望树立一个负责任的、正在崛起的强国的形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向外界展现出一个更为稳定、更可持续的商业环境,那些具备能力和意愿去适应中国雄心勃勃想要实现的新经济格局的外资企业将从中获得回报。


注:本文作者系英国诺丁汉大学(Nottingham)当代中国学学院(Schoo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院长、经济学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教授。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