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当前棉市“青黄不接” 新棉大量上市郑棉或再跌
发表时间:2014-10-14    作者:金石期货/于丽娟 发表评论

  往年这个时候,国内新棉已经大量上市,但今年由于新疆棉花直补政策的实施,棉农与轧花厂的僵持和博弈使集中上市时间延后。国庆长假前曾一度“疯狂”上涨的郑棉,近几日维持小幅振荡走势。在当前棉市“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棉价上行艰难,后期随着新棉的大量上市,郑棉有可能会再跌。

  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公布的全球棉花供需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全球棉花市场供应过剩的量较2013/2014年度进一步收窄,为123.9万吨,远低于2013/2014年度的243.6万吨。全球棉花库存,最近4年的数据呈一路陡峭上扬趋势。即使将中国的棉花库存数据剔除,今年全球棉花的期末库存量及库存消费比数据依旧维持高位。

  我国棉花市场的供需格局与全球市场类似。2014/2015年度,我国棉花产量预测为664.1万吨,较上一年度调降49万吨;消费量827.4万吨,较上一年度调增76.2万吨;进口量152.4万吨,较上一年度大幅调降155.1万吨。折算下来,新年度我国棉花市场动态供应可能短缺10.9万吨。但是,上一年度我国棉花期末库存1300多万吨,远超国内一个年度的消费量。高库存将持续压制棉价上行。

  另外,随着新疆棉花直补政策的实施,内外棉价差有望收窄,国产棉价格将因此承压。

  自2010年开始内外棉价差就一直维持在高位,直到2014年4月1日,国内储备棉竞拍底价从18000元/吨下调到17250元/吨,内外棉价差才有所收窄,但之后再次扩大。进入新年度,国际棉价重心下移明显,当前内外棉价差(特别是1%配额内)再次收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内外棉价差在滑准税下折价3125元/吨,1%关税配额下折价941元/吨。

  据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中国进口棉配额的限制,使很多中国买家的配额严重短缺;另一方面,部分外商将进口棉的合同保证金比例提高至15%—20%,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棉进口。

  随着新疆棉花直补政策的实施,国产棉价格受政策的影响大大减弱,今后将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在内外棉价差持续收窄的预期下,预计国产棉价格也将延续弱势。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棉花价格将失去政策方面的支持,虽然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善,但高库存依旧,新年度棉价上行空间有限。

稿件来源:期货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