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杀出一条血路的安踏?
发表时间:2014-10-16     发表评论

  多年来,运动服品牌为争夺中国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这个十年伊始,竞争尤为残酷,国内品牌与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等全球重量级品牌展开了浴血奋战。

  如今,这一产业看来正归于平静。耐克似乎已成为当仁不让的市场老大,今年在华录得26亿美元营收。阿迪达斯则远远跟随在其后,以17亿美元的销售额名列第二。对这两家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在他们的营收中只占十分之一。相比之下,国内生产商却很难从过去几年的激烈竞争中恢复过来。曾经的市场宠儿李宁(Li Ning),去年的销售额从2010年14亿美元的峰值下跌了三分之一。而中国动向(Dongxiang)的跌幅则是李宁的两倍。

  不过,中国本土品牌传出的也不全是坏消息。去年,安踏(Anta)的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自2010年的洗牌时期以来已上升了8%。2014年上半年,安踏营收同比上涨五分之一。安踏的经营策略十分精明。就在李宁忙着收购高端全球品牌之际,安踏却加紧扩大了在大众消费市场的份额。而通过收购意大利品牌斐乐(Fila)的在华特许经营权,安踏在高端市场有了另一个品牌。安踏并未对Fila的销售额作单独划分。不过,据摩根大通(JPMorgan)估计,今年上半年Fila为安踏集团贡献了大约十分之一、6000万美元的销售额,相对去年同期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2013年,安踏用于市场营销的花费为2亿美元,与其销售额之比为17%(这其中没有计入Fila的全球营销为安踏带来的收益)。然而,今年耐克在全球花费了逾30亿美元用于营销,安踏几乎无法与之竞争。不过,就在本周,安踏公布了与NBA中国(China NBA)的一份品牌协议,该协议允许安踏使用所有NBA标识。这一举措看起来十分聪明,因为篮球在中国是一项人气极高的运动。

  不过,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安踏也加大了分红力度,上半年盈利中将近五分之四被用于分红,是耐克分红比例的两倍以上。 面对着规模远大于自身的全球竞争对手,安踏这一比例似乎太过慷慨。安踏必须小心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毕竟它不可能在所有战线上都取得胜利。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栏目始于1930年,其团队分布在纽约、伦敦、香港和东京四地。无人确知其名称的起源,有人认为源于拉丁语“微罪不举” 。

稿件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