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悲观过头了? 冷静后需要正能量
发表时间:2014-10-16     发表评论

  周三美国意外疲软的零售销售和PPI数据引发了全球股市的重挫。投资者担忧通胀走低正在成为一种病毒,在发达国家之间蔓延。在市场一片恐慌的情绪下,投资者可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经济和市场行为从来不是完全吻合的。

  经济疲软和股市下跌并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然而对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三重衰退的担忧,以及大宗商品周期结束的恐慌还是让投资者极度悲观。

  过去几年,包括欧洲央行和澳洲联储在内的一些发达经济体决策者曾经尝试加息。不过市场最终证明他们的选择不合时宜。对于央行的依赖使得美联储QE即将结束之际市场的波动和不安更为明显。IMF调降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抛售。

  然而从另一方来看,市场的情绪可能因为从众心理而受到了影响。IMF在预测世界经济前景上面一向不靠谱,因此仅仅因为IMF的评估就认定经济前景黑暗显然有些武断。

  此外,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也不能反应经济的实际情况。包括农产品和原油价格的走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果,并且原油价格的下跌是有可能帮助刺激消费并提振经济的。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第三季度全球GDP和PMI综合表现来看依然保持稳健。除了欧元区之外,其他国家核心指标也暗示经济情况尚可。尤其从美国数据来看的话,全球第一家经济体的复苏令人振奋。

  从上述三个角度来看的话,对于全球经济和市场前景过度悲观缺乏真正的基本面支撑。市场真正的问题可能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决策者对于市场波动率加大应对不足。从2014年以来,多个市场的波动性已经明显回升。如果政策可以多向安抚市场波动方面考虑的话,急涨急跌的过山车行情可能就不会那么具有破坏力。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