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纷纷撤离中国 因劳务成本上升和外企优惠减少
发表时间:2014-11-17     发表评论

  据韩联社报道,曾几何时,中国是数万家韩国企业趋之若鹜的投资对象,但近年来有大批韩企撤离中国市场。据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和韩国进出口银行16日发布的数据,在中国新设法人的韩国企业2006年为2294家,2008年为1301家,2010年减至901家,2013年减至817家,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锐减到368家。

  韩国企业在中国最先进入的地区、投资金额最大的地区——山东省青岛也不例外。目前,青岛的韩企只有2200家,山东省的韩企总数为4800家,而过去的总数一度超过1万家。KOTRA方面表示,近来山东省韩企每年平均减少500家。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在中国从事纺织、鞋类、珠宝加工行业的韩企竞争优势大大削弱,很多企业迁移到越南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撤离中国的外企不仅仅是韩国企业。2005年,山东省的日本企业将近2千家,如今只剩1千家左右。按国家来看,退出中国市场的大型跨国企业中美国企业有130家,英国30家,意大利28家。这些企业中包括谷歌、美国最大电子零售连锁店百思买集团和德国电子零售巨头万得城。

  韩国大企业在中国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大型连锁超市易买得于1997年进入中国,去年在中国业务亏损530亿韩元(2.952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亏损225亿韩元。乐天集团旗下的跨国速食连锁店乐天利在中国业务陷入亏损,乐天百货店也未能取得预期成果。

  大批韩国企业离开中国市场的最大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盈利空间缩小。今年,中国地方政府确定最低工资上升幅度为16.9%,中国政府计划每年平均上调最低工资13%。但更大的原因是中国政府陆续取消对外企的优惠政策。2010年,中国政府取消了提供给外企的税收、就业、选址优惠,2011年取消了免除职工社会保险费用的政策。大企业因企业规模较大,能勉强应付环境的变化,但中小企业很快濒临倒闭。

  另一方面,外企因本国经济景气低迷,逐渐失去进一步在国外投资的能力,这也是外企撤离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在中国生产产品后将其出口海外的外企,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出口严重受阻,最终不得不败退中国市场。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对外开放政策不再发挥效应。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只有“走出去”战略奏效,“引进来”战略失去了必要性。

稿件来源:韩联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