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背后的可怕真相
发表时间:2014-12-07    发表评论

  美国科技博客QUARTZ指出,世界最大经济体宝座易主一事,最让人害怕的可能不是该事实,而是中国成功“上位”的原因。等待中国的可能是漫漫无期的、日本式的经济停滞。

  IMF的报告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越美国。中国2014年的经济规模为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

  QUARTZ认为,中国经济规模一定会在某一时刻超越美国,因为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其经济体量应该更大。但真实情况并未如此。IMF只是用更新过的购买力平价(PPP)调整数据,重新计算了中国2014年GDP。PPP本应更准确反映购买力的情况。但鉴于在中国的生活成本低于美国,IMF调整的数据夸大了中国的GDP。

 


  就像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指出的,这最终是个苹果与桔子之间的比较。中美GDP在构成方式上差异非常大,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佩蒂斯称,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在债务问题上。中国很多坏账都没有冲销并记为支出,而是通过转滚记为资产,从而造成GDP高估。

  这不是说中国的负债高于美国。美国圣路易斯联储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美国的负债高达59.4万亿美元。但美国将未偿付债务剔除在GDP外。而由于金融体系受到“几乎所有债务都会由政府买单”的假设,中国并未将未偿付债务剔除出GDP。

  没有人知道具体数额到底有多大。不过,国家发改委(NDRC)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徐策和王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和2013年,“无效投资”占到中国经济总投资的近一半。政府刺激措施和亢奋的建设活动已造成6.8万亿美元的投资浪费。仅2013年的投资浪费就达到13.2万亿人民币(约合2.1万亿美元)。QUARTZ认为,假设今年投资浪费数量也是如此,那么中国2014年经PPP调整后的GDP就要低于美国。



  最终还是要有人来填补所有的窟窿。QUARTZ指出,如果政府允许违约的发生,那么可能是中国的银行来买单。

  “但违约的发生具有高度破坏性。更可能的是,中国效仿日本,逐步承担其在自己资产负债表里所浪费的投资。若中国政府不让低效的国有企业破产,具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就难以涌现,即便政府需要看到真实GDP升至新的高度。僵尸银行和企业的增加将令中国长期增长前景变得非常可怕,今天的中国就像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

  正如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前清华大学经济及管理学院副教授Patrick Chovanec所指出的,今天的日本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本有惊人的相似处。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时候,日本政府拒绝让不盈利的企业破产,一直为其“输液”。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繁荣突然结束后,日本开始了数十年的经济停滞,该国在发展市场机制以控制债务问题前,一直对信贷成瘾。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