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上市公司,实际上是对省委精神的落实”,2月27日,中国第二大纺织企业——华芳集团的一位高管说。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近日主持召开了全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了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上来。”
当地学者认为,其背景是江苏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产业振兴“三年计划”已告一段落。这其中,以传统产业纺织为首,已于计划实施期间在全国率先迈入万亿产业行列。不过,该计划顺利完成之后,国务院化解产能过剩方案袭来。
接手华芳集团上市公司部分的是浙江家化,成交总价约50亿元,“材料已报送,等待中国证监会批复”。
上述高管表示,卖掉已有10年的上市公司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但要“提质增效”只能如此。
困境
早在2003年上市时,华芳集团曾作出承诺,5年时间内将集团重组打包注入上市公司,然而现实并不允许这样操作。
“纺织产业陷入困境,无法兑现承诺,因为集团的优质资产是不可能注入到一个亏损的上市公司的,而唯有卖掉上市公司这个壳,才能对股民有个交待。”
纺织产业自2008年后走下坡路,2010年曾有过短时间的上扬,2011年随即进入全线亏损,至今惨淡。
陷入困境的原因并不复杂,传统产业都能找到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制定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化角度考虑不周。
最根本的原因出在原料——棉花。表面上看,受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多个纺织企业负责人认为,买不到棉花,是国家用保护价收购以确保棉花种植者的根本利益。
具体而言,每到棉花收成时,国家会公布一个价格,然后中储棉各地的分公司会以此价格向棉农购买。接着,依据“市场行情”变化,“有只手”会不定期以拍卖方式抛储,企业竞标购买。
企业人士表示,从拍卖这一行为和多年的实践看,抛储价总会高于前期国家收购价4000-5000元/吨——国内市场高价棉由此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纺织企业基本处于“饿不死、吃不饱”状态,“我们赚的就是一个加工费”,上述高管“倒苦水”。
既然国内市场被“保护”起来,那进口棉花这条路又如何呢?
和钢铁企业需要的铁矿石一样,进口棉花也有配额限制。而一个企业能获取多少的配额,则要看各个企业的本事了。
如果企业有路子,不要配额,可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购买呢?这条路也是被封死的。在进口棉花上,国家专门制定了“滑准税”,其税率在5%-45%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直接进口的棉花价格偏低,那么就会相应调高滑准税税率,以将价格抬高到与国内价格差不多的水准。这一做法,直接割断了国内国际市场,两者无法接轨。
所以,“如果配额与税率不放开,纺织企业永远不可能摆脱困境”,上述高管直言。
转型之难
现实中,很多纺织中小企业为规避“滑准税”对原料价格的“调控”,将企业搬迁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并可享受到电费、人力成本、税费抵扣等相对优惠政策。
就此,教育部-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在一篇“内参”中指出,这些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属市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但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无法提高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
不过,大企业不能随便搬迁,故而这一“规避”对行业龙头企业而言不现实。
产业暗淡的煎熬中,苏南部分的纺织大企业曾尝试与中储棉总公司合作,将企业自身的仓库与中储棉在各地建设的保护性仓库“合并”,以减少成本。如,江苏在徐州和华西村就有中储棉直管的棉花仓库。
“后来我们仔细算了一下,表面上看是节约了一些运输成本,但同时要支付保管费等项目,所以整体上几乎没意义,也就放弃了”,一位纺织企业的财务总监分析。并且,企业使用不能根据实际运营来调节。
在前几年的产业转型升级中,纺织企业“走出去”一度曾是代表和典型。但从实地调查看,诸多企业仍“差了一步”,“央企华润可以在越南办纺织厂,国家对他们的支持可谓不计成本,我们无法享受到。”
“整个纺织产业在煎熬,在等,希望‘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决议能够调整有关政策”,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说。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