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有所下跌,跨过了从扩张到收缩的所谓神奇门槛。PMI 是有用的,但别被它迷惑。中国的 PMI 不是最好的增长指标,它的下跌幅度很小,并且,1 月和 2 月的数据本身就是难以解读的。
看一看《纽约时报》上周六的头版标题:“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变化冲击市场”以及“全球股市下滑…投资者竞相撤出”。美国的情况我不太肯定,这个还是由别人来谈。但是,对于中国,这说得太过了。这要么是专家学者们错误地把市场下滑归咎于中国,或者就是市场错误地理解了来自中国的消息。
这个所谓消息的源头是一项对制造业企业进行的调查。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有所下跌,跨过了从扩张到收缩的所谓神奇门槛。PMI 是有用的,但别被它迷惑。中国的 PMI 不是最好的增长指标,它的下跌幅度很小,并且,1 月和 2 月的数据本身就是难以解读的(因为中国的农历新年一般都在这两个月份)。
实际上,1 月初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提高了对中国 2014 年增长的预测。具体而言,从去年 10月的 7.25%上调到 7.5%。随后公布的 2013 年数据——7.7%的年度增长率——与我们的预期相符,我们再次确定了 2014 年 7.5%的增长预测。
的确,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慢。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实上也是可喜的,因为中国正踏上一条更具包容性、更加环境友好型、更可持续的增长道路(见“中国:为什么慢一些反而可能好”)。我们的预测是增长率下降 0.2 个百分点。对于一个以 7.5%的速度增长的经济体来说,这微不足道。另外,鉴于国内需求的扩大势头以及先进经济体前景的改善,今年的增长很可能还会更快。
具体而言,我们预计,随着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不久前宣布的经济规划,国内需求增长将有所减缓。对信贷快速扩张和地方政府债务增加所带来的风险进行控制虽然能使经济走得更稳,但也会对国内经济活动造成轻微拖累。不过,为了确保长期增长,这是一种有益的折衷。因此,我们的预测反映了这样一种前景,即,国内需求增长放缓(幅度为 0.5 个百分点以上),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被全球复苏带来的净出口增加所抵消。
全球市场关注中国的发展,这可以理解。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需求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初级产品生产国而言。因此,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无论对本国还是世界都很重要。经济健康增长也意味着增长步伐逐步放缓。放慢到可持续的最快增长率——我们估计,从现在到 2030 年,平均将为 6%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很多年内,中国将继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为世界经济提供有益的支持。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