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降至13个月低位 PPI连跌两年凸显经济下行压力
发表时间:2014-03-10     发表评论

* 中国2月CPI同比涨幅降至13个月低位

* 同期PPI跌幅扩大且连跌24个月

* 一季度经济存下行压力

* 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足够

  受春节后食品价格回调及翘尾因素影响,中国2月CPI同比涨幅一如预期地回落,降至逾一年来最低水平。分析师预计,未来通胀仍能维持低位运行,全年无忧并能轻松实现刚公布的3.5%的年度控制目标。

  同期PPI则继续扩大跌幅,连续两年负增长,结合近期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发电量、货运量等多项数据分析,需求仍显疲弱,一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恐不容忽视。

  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2014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较前月2.5%明显回落,且为去年1月以来最低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跌幅较1月的1.6%进一步扩大,为七个月来新低。

  “2月CPI、PPI或已双双探至全年低点,但未来依靠经济自身动能仅能维持温和回升。”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薛鹤翔表示。

  他预计,从全年看3.5%的通胀目标毫无难度,人民币又允许贬值,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是足够的。

  数据详情显示,2月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1.6%;环比来看,2月CPI上涨0.5%,低于路透调查的上涨0.8%。

  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对此称,CPI环比上涨,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有所上涨,不过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比1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原因则是,去年2月CPI环比上涨1.1%,抬高了今年2月CPI同比指数的对比基数。

  “CPI完全符合预期,涨幅下降主要与春节后价格回落有关。”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点评道,并表示仍然维持此前判断,全年通胀无忧,预计CPI涨幅在2.7%左右。

  **通胀温和为改革预留空间**

  去年以来,中国通胀水平整体温和可控,今年头两月,仍然保持在远低于政策目标的水平。市场普遍认为,通胀已不再是政策的首要考虑因素,较低的通胀也能为今年改革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未来食品价格继续平稳运行,判断一季度CPI不会超过2.5%。若二季度经济有一定程度恢复,物价涨幅可能扩大,但全年通胀压力不大。

  这主要基于四个原因:国内产出缺口不会大幅改善,工作重心放在改革,经济增速不可能有明显上升,需求推高物价动力不强;食品价格年内可控,猪肉上升空间不大;输入性通胀不大,大宗商品整体预计是震荡回落趋势;且央行调控思路是流动性稳健偏中性,目前也不具备物价大幅上升的货币条件。

  刚刚公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报告提及中国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进出口调节能力较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

  海通证券在分析报告中表示,虽然物价目标与去年一致,但表述有很大不同。对2013年3.5%的目标强调的是土地、要素价格等各种上涨压力,而2014年则强调工业品供过于求、农业增产等诸多有利条件。

  申银万国则在报告中将今年的物价定在3.5%,高于去年实际2.6%,也为要素价格改革预留了一定空间。

  **一季度经济放缓概率大**

  PPI连续两年下行且在2月进一步扩大跌幅,也与此前诸多经济指标一道,证实了部分人士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渐增的担忧。
  “要关注PPI,2月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反弹,但PPI跌幅加大,主要跟国内建材等生产资料价格放缓有关,说明经济总体是比较疲弱的。”李慧勇表示,经济确实有下行压力,是否触及保增长底线,现在还没法确定,可能要等一季度数据出来后。 

  唐建伟也认为,PPI跌幅扩大显示一季度经济趋缓可能性更大,从PMI、发电量、货运量,以及出口负增长上也能看出,国内需求不强,PPI继续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受季节性因素、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回落等影响,中国2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双双跌落至逾半年低点。而上日公布的2月出口一反1月强劲表现,同比骤降近两成,进口增速则基本保持稳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假期因素消失,出口增速将恢复正常,外贸前景偏谨慎乐观。

  今年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仍定在7.5%左右,同时提出进行合理区间管理,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进出口增速目标都有所回调,分别降至9.5%左右、17.5%以及7.5%.

  唐建伟并表示,今年经济预计波动不大,二季度有望在企业补库存、改革提速的有利因素下有所改善。而且政府也提出经济要运行在合理运行区间,保下限控上限,不排除在经济状况不利时出台一些微刺激措施。

  华宝信托分析师聂文则认为,CPI处于偏低水平,PPI显示经济需求疲软,去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房地产和基建今年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对能否完成7.5%的目标存有疑问。

  他称,央行应维持中性偏松政策,在正回购、常备借贷便利(SLF)的同时,是否也可在必要时候考虑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1-2月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将于3月13日公布,路透综合22家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工业、投资和消费增速1-2月或都会有一定幅度下滑。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