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供应紧俏 郑棉积弱难返
发表时间:2014-03-27     发表评论

  洲际交易所ICE期棉25日大涨至两年高位,相比美棉,郑棉期货显得积弱难返。但分析人士指出,郑棉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的空间已经有限,当公布的所谓利空——棉花直补政策消化过后,第二季度郑棉价格会稍有回升。

  美棉库存降至历史低位

  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预期,本季美国棉花产量将为1287万包(每包480磅),较之前预估的2013/14年棉花产量为1319万包低约2.5%。这将导致7月底美国棉花库存为约250万包,为1990/91年度以来最低。

  美棉的供应紧张一直是近期支撑近月合约的重要因素,预计近期美棉近月合约依旧会维持强势格局。不过,从2013年11月底开始的这波反弹行情与中国没有多大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与其自身库存有关。

  另外,近期周度出口销售数据均显示美棉出口形势良好,截至3月13日,美棉累计净签约13/14年度棉花占预计总出口量的91%,接近五年平均水平93%,而12/13年度只有89%。未装运量只有66.1万吨,低于五年均值。

  南华期货分析师傅小燕表示,2013/14年度美棉销售情况较好,因此在中国抛储不搭配额的利空环境下也能独善其身。

  从技术面来看,傅小燕认为,5月合约已经突破前期震荡区间,价格最高涨至95美分左右,因为基本面已经很难将美棉价格看得太空,所以此刻需要技术面给予信号是否转势,当前来看,美棉震荡向上难改。另外,对美棉短期或有冲击的是月底公布的新年度种植面积预估,所以即使要进场做,也需等待该报告出台再做决定。

  郑棉“疲”于去库存

  与美棉价格上涨相比,郑棉继续下跌,受棉花直补政策利空影响,郑棉价格在今年累计下跌超过17%。现货面上,25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棉报19414元,较前一日下跌3元。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仅三年的敞开不限量收储,中国收购企业已经丧失销售渠道,同时快速发展的机采棉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现款现货贸易方式落后于进口棉的信用证模式,在新年度失去收储政策的支撑后,国内棉价将在销售压力下向国际棉价靠拢,且不排除国产棉价格低于进口棉成本的可能。

  国内棉花受庞大国储库存以及未来补贴政策影响,近远期价格都积重难返。近期有消息说4月1日起开始调整抛储政策,首先抛储价下调至每吨17250元。

  傅小燕表示,从即将抛售的新疆棉以及进口棉来看,光是质量就比之前高很多,那么企业实际到手的棉花成本就不会过于低廉,由于内外价差缩小,企业进口棉花没有太多利润,所以积极竞拍的程度会较高,有助于国储去库存。

  行业消息人士此前透露,目前国储库内棉花库存已经将近1000万吨。“从前年国家收储开始,基本上95%产棉都交给国储了。”不过,傅小燕认为,郑棉价格大幅下跌空间受限,利空出尽后价格会稍有回升。

稿件来源:中国证券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