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雨泽:今年我国出口增长或前低后高
发表时间:2014-04-21     发表评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罗雨泽

  对于外贸形势,我们既不宜盲目乐观,也不应过于悲观。以美元计价的一季度出口虽然下降了3.4%,但进一步分析,有两点值得欣慰:一是从月度数据来看,已出现明显改善迹象。2月份我国出口下降了18.1%,而3月份下降幅度仅为6.6%;若剔除去年受异常因素影响较为严重的对我国香港地区的出口,3月份实现了6.8%的正增长;二是除对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外,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与2月份相比普遍转好。2月份对贸易影响较为严重的严冬恶劣天气因素已经消除。

  预计二季度我国出口将好转。一是包含非正常贸易的高基数因素不再存在;二是不但实际出口3月份较2月份有明显改善,而且出口先导指数也有明显提升,3月份出口先导指数较2月份提升0.4,今年一季度月平均值达到41.6,与2013年第4季度相比增加了2.2;三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降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一季度锻轧铜、铜矿砂、铁矿砂、原油和煤进口均价分别下降11.2%、8.9%、8.0%、4.8%和14.2%,进口量增长也比较明显;四是人民币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贬值将有利于出口。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截至4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中间价今年已分别贬值1.0、1.3和4.1个百分点。此外,外部环境预期较去年有明显改善。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较1月份调低了0.1个百分点,但预计2014年增速仍达3.6%,比2013年高出0.6个百分点;预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量增长4.3%,比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

  需要关注的风险是,日本于4月初将消费税由5%提高到8%,进口需求部分已提前释放。大幅提高消费税后,会进一步压制其进口需求;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对我国出口形成利好,但美国坚持退出量化宽松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强,会加剧新兴市场的波动风险。

  长期来看,“外部环境好了、我国出口就好了”的逻辑未必一直成立。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增强,使我国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应强化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战略协调,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优化我国产业在全球的布局;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园区试点建设和内陆沿边开放,总结经验,探索开放新模式;深化经贸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多渠道、多方式并举,大力提升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培育和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