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在华猛演涨价营销
发表时间:2014-04-24     发表评论

  奢侈品牌全球新一轮涨价到来,但由于销售疲软,颇高的幅度引发了业界关注。记者调查发现,香奈儿、菲拉格慕、卡地亚等奢侈品牌在华纷纷涨价,最高幅度达15%。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销量下滑,奢侈品牌只能用更疯狂地涨价,保持品牌增值的形象,并弥补利润损失。
  昨日走访卡地亚百盛购物中心专柜,以及菲拉格慕新光天地专柜,相关负责人均证实了涨价传闻。卡地亚负责人表示,本周一,皮件商品已经涨价,一款价格1.9万元的皮包涨了超过2000元,涨幅高达10.5%。菲拉格慕专柜负责人则表示,店内在售的鞋和丝巾都已涨价,并且涨幅不小。此轮涨价中,香奈儿全球涨价幅度达到15%,但目前尚未传导至中国市场,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一般情况下,奢侈品牌集中在七八月集体涨价,但今年的涨价来得更早。与之相比,Louis Vuitton每年的涨幅都相对稳定,基本在3%-5%,主要原因是进入中国较早,使用该品牌的消费者很多。”
  业内人士认为,奢侈品此轮大幅涨价,面临的是萧条的市场环境。数据显示,去年奢侈品牌在华销售仅增长2%,这一数字此前数年一直保持在30%左右。
  奢侈品领域专家、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奢侈品牌此次涨价的目的是向消费者强化增值的印象。记者发现,不少以往被称做“硬奢”的顶级大牌却在同期打折特卖。如Dior、Burberry等品牌以6折的低折扣出售部分商品;标榜从不打折的爱马仕在杭州门店6折“特卖”。分析人士认为,奢侈品牌一边以“疯狂”的幅度提价,一边低折扣甩货,是在营造特卖的价差,以吸引消费者抢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用涨价来促进销售并非没有道理。与一线市场的谨慎消费相比,在二三线城市,隐形富豪群体扛起了奢侈品消费的大旗。他们尽管数量不多,但消费能力却颇为可观。而且,这部分人群对奢侈品牌追求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核心理念、产地等认知度缺乏关注,这种消费观念让商品价格成为决定品牌好坏的主要因素。不过,周婷称,靠持续涨价保持品牌吸引力,对有些消费者已经不适用,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消费者的购物理念已经越来越成熟。她建议,奢侈品牌未来推出时尚化、大众化的产品才能有出路。

稿件来源:北京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