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今年CPI料上涨2.5% 不会发生通货紧缩
发表时间:2014-04-03 发表评论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报告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料上涨2.5%,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0.6%,综合各方因素来看,今年不会发生通货紧缩。
周四刊登在中国证券报的报告指出,今年抑制国内物价涨幅的因素有: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看,2014年中国总需求稳中偏弱,经济增速将比上年略有下降;国内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粮食产量连续十年丰收,国内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生猪存栏较高,快速上涨的动力不足。
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有:水、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稳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涨幅;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带动低端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推高服务价格。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加强将带动世界经济增速稳中有升,加上当前地缘政治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大宗商品价格。
另外,根据历年鲜菜价格的波动规律,预计今年鲜菜价格涨幅将比去年有所提高,推高食品价格。
报告称,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影响,初步预计CPI一季度上涨2.3%,上半年上涨2.4%,下半年上涨2.6%,全年上涨2.5%;PPI一季度下降1.9%,上半年下降1.3%,下半年有望由负转正,上涨0.1%,全年下降0.6%。
今年中国政府对于CPI的官方调控目标为3.5%。
理性情况下,CPI同比涨幅为负就认为是通货紧缩,但实际经济分析中一般认为CPI同比涨幅低于1%,且持续6个月以上,就认为是通货紧缩。因此,根据今年国内物价的走势和对通货紧缩的界定,中国今年不会发生通货紧缩。
报告认为,针对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现状,房地产价格过快下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国际金融危机是引起中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情景。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二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三要挖掘需求潜力,扩大内需和外贸;四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周四刊登在中国证券报的报告指出,今年抑制国内物价涨幅的因素有: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看,2014年中国总需求稳中偏弱,经济增速将比上年略有下降;国内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粮食产量连续十年丰收,国内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生猪存栏较高,快速上涨的动力不足。
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有:水、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稳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涨幅;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带动低端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推高服务价格。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加强将带动世界经济增速稳中有升,加上当前地缘政治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大宗商品价格。
另外,根据历年鲜菜价格的波动规律,预计今年鲜菜价格涨幅将比去年有所提高,推高食品价格。
报告称,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影响,初步预计CPI一季度上涨2.3%,上半年上涨2.4%,下半年上涨2.6%,全年上涨2.5%;PPI一季度下降1.9%,上半年下降1.3%,下半年有望由负转正,上涨0.1%,全年下降0.6%。
今年中国政府对于CPI的官方调控目标为3.5%。
理性情况下,CPI同比涨幅为负就认为是通货紧缩,但实际经济分析中一般认为CPI同比涨幅低于1%,且持续6个月以上,就认为是通货紧缩。因此,根据今年国内物价的走势和对通货紧缩的界定,中国今年不会发生通货紧缩。
报告认为,针对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现状,房地产价格过快下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国际金融危机是引起中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情景。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二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三要挖掘需求潜力,扩大内需和外贸;四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稿件来源:路透社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