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发表时间:2014-05-28 发表评论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分析师团队日前指出,中国房产市场扩张势头明显放缓,这也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实质风险。
摩根大通预计,如果中国实际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放慢5个百分点,那么就有可能抹去0.6%的中国GDP增长。不过中国房产价格崩盘的风险依旧有限,因为决策层仍有进行政策调控的余地。
该行指出,“房产市场的调整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里最大的宏观风险,主要是在房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卖地收入减少方面得以体现。”
在政府祭出一系列为楼市降温的举措出台后,中国房产市场今年似乎已来到重要拐点。
摩根大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房产销售价值上升26.6%之后,中国今年前4个月的销售金额同比减少9.9%。与此同时,中国十大城市的受访周期从年初时的10个月拉长至17.7个月。
此外,4月份中国百城房价下跌数量从上月的37个增至45个。
其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产市场的放缓纯粹是周期性的。
澳新银行(ANZ)大中华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尽管所有数据都指向中国房产市场的放缓,但我们认为这并非预示着中国房产市场的崩溃。中国楼市正在经历周期性放缓,这是正常现象,并在过去的经济周期中屡次出现。”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持续为房产需求提供支撑。
摩根大通则认为,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问题类似于2012年上半年的供给过剩,但这次整体经济所受的冲击可能更为严重。原因在于过分供给的问题“全面铺开”,部分城市的问题更加尖锐。
摩根大通预计,中国房产市场活动性今年将萎缩2%,这一现象将是该行业历史上首见。不过该行对不同的城市看法不一,一线城市楼市仍将扩张5%,供应相对较少的二线城市房价有望走平,不过那些严重供给过剩的二线城市将萎缩10%。三线城市可能出现5%的滑落。
针对其他经济学家指出的连带风险,摩根大通对于房产市场放缓产生的金融风险并不特别担心,该行认为宏观融资通道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摩根大通解释说:“中国金融系统的房产领域曝险相比人们认为的要低得多。”原因是中国金融产品相对简单,如果房价崩盘,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增速受累放缓,而不会造成严重的金融系统收缩。
摩根大通预计,如果中国实际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放慢5个百分点,那么就有可能抹去0.6%的中国GDP增长。不过中国房产价格崩盘的风险依旧有限,因为决策层仍有进行政策调控的余地。
该行指出,“房产市场的调整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里最大的宏观风险,主要是在房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卖地收入减少方面得以体现。”
在政府祭出一系列为楼市降温的举措出台后,中国房产市场今年似乎已来到重要拐点。
摩根大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房产销售价值上升26.6%之后,中国今年前4个月的销售金额同比减少9.9%。与此同时,中国十大城市的受访周期从年初时的10个月拉长至17.7个月。
此外,4月份中国百城房价下跌数量从上月的37个增至45个。
其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产市场的放缓纯粹是周期性的。
澳新银行(ANZ)大中华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尽管所有数据都指向中国房产市场的放缓,但我们认为这并非预示着中国房产市场的崩溃。中国楼市正在经历周期性放缓,这是正常现象,并在过去的经济周期中屡次出现。”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持续为房产需求提供支撑。
摩根大通则认为,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问题类似于2012年上半年的供给过剩,但这次整体经济所受的冲击可能更为严重。原因在于过分供给的问题“全面铺开”,部分城市的问题更加尖锐。
摩根大通预计,中国房产市场活动性今年将萎缩2%,这一现象将是该行业历史上首见。不过该行对不同的城市看法不一,一线城市楼市仍将扩张5%,供应相对较少的二线城市房价有望走平,不过那些严重供给过剩的二线城市将萎缩10%。三线城市可能出现5%的滑落。
针对其他经济学家指出的连带风险,摩根大通对于房产市场放缓产生的金融风险并不特别担心,该行认为宏观融资通道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摩根大通解释说:“中国金融系统的房产领域曝险相比人们认为的要低得多。”原因是中国金融产品相对简单,如果房价崩盘,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增速受累放缓,而不会造成严重的金融系统收缩。
稿件来源:
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