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一)
发表时间:2014-06-23     发表评论

  目前我国政府认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74项,省级纺织非遗为数众多。它们涉及绣、织、染以及服饰四大类别。有关政府部门、机构、行业和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开发、保护和传承纺织非遗,一些非遗项目取得了明显的市场化业绩,但整体状况仍不理想甚至堪忧。如何让祖先辛勤智慧的结晶世代相传下去,并让这些珍贵的财产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期开始,我们将这些古老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依次与读者分享。
  绣 类
  缂丝 (世界级非遗)
  产生地区  如今缂丝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州、南通一带,缂丝也因此呈现出风格迥异的两个流派:苏州缂丝和南通缂丝。
  艺术特色  缂丝源于公元前2500年,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 “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
  工艺流程  其工艺完全用手通过缂丝机操作完成,具体包括:落经、牵经、上经、挑交、打翻头、拉经面、上样、摇线、缂织、修毛10个步骤,最后装裱上框即可。
  缂丝技法有多种,一般分为平缂、掼缂、勾缂、搭梭、结、短戗、包心戗、木梳戗、参和戗、凤尾戗、子母经、透缂、三蓝缂法、水墨缂法、三色金缂法、缂丝毛、缂绣混色法等。
  蜀绣 (国家级非遗)
  产生地区  蜀绣积淀了巴蜀大地的千年底蕴,是天府之国绚烂夺目的文化艺术中的璀璨明珠。
  艺术特色  蜀绣、苏绣、湘绣与粤绣统称“四大名绣”,蜀绣距今约有2800年,有“蜀中之宝”的美誉。蜀绣的技艺特点包括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任何一件蜀绣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这些独到的技艺。据统计,蜀绣的针法有12大类,122种。常用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色、形。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座屏,全异绣“文君听琴”“麻姑献寿”都是蜀绣中的代表作。
  传承人概况 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郝淑萍,1945年出生于成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董事长。郝淑萍大师多次到国外作技艺表演,将蜀绣艺术推广到国外。图为蜀绣传承人郝淑萍。
  汉绣 (国家级非遗)
  产生地区  以武汉、洪湖和荆沙为中心并覆盖湖北省长江两岸和江汉平原广大地区的刺绣体系。
  艺术特色  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
  发展现状  汉绣有实证可考的历史已经有2300多年。它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是唯一注重“男工绣”的绣种,关键绣法“传男不传女”,现存的老艺人也以男性居多,作品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20世纪初曾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手工刺绣的舞台慢慢被挤占,手艺无人继承,濒临灭绝。
  解决方案  为了挽救这一技术,目前不少地方文化馆、艺术街都在邀请汉绣艺人入驻,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要重振汉绣雄风,必须结合文化传统和市场喜好走一条“雅”、“俗”共存的产业道路,既要体现汉绣作品的民俗性,也要追求作品的工艺化和审美感。
  近年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在汉绣的传承中作出了很多努力:成立汉绣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首届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集;学生创办汉绣研究与创业团队。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办汉绣研习班,让有志于此的同学学习汉绣的传统技艺,了解汉绣的发展历程,传承汉绣振兴。
  织 类
  杭罗织造技艺 (世界级非遗)
  产生地区  杭罗至今还保存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成都等地。
  艺术特色  罗,是丝绸的一种品类。它是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经丝互相绞缠后呈现椒孔的一种丝织物,有直罗﹑横罗﹑花罗﹑素罗之分。罗类丝绸织物主要生产于杭州,因此又称杭罗。杭罗产品质地紧密,手感滑爽,纹路美观雅致,透气性好,穿着舒适﹑凉爽,是夏季首选面料。
  工艺流程  杭州福兴丝绸厂至今仍采用传统工艺生产H1226杭罗,其工艺流程为:1原料检验:厂丝进厂,检验丝的均匀度﹑强度,加以筛选﹑分类,好的做经线,稍差的做纬线。2浸泡:将厂丝放入清水,加入适量酸性溶液,煮沸20分钟,然后将煮过的厂丝捞出,放入清水缸中脱胶,约24小时。3晾干:将厂丝从清水缸中捞出,挂在竹竿上晾干,用手将丝拉伸、分离,使之恢复松软。4翻丝:将晾干的厂丝装上翻丝车,将丝绕在竹竿上,呈筒状。5纤经:将竹竿排列在沙盘上,利用纤经车将竹竿上的厂丝构成经轴。6摇纡:将另一批浸泡过的放在摇纡车上,构成纬线,然后就进入织造工序。7织造:在杭罗机上穿棕、穿筘、穿咖身线,形成经纬规律,织造杭罗。8精炼:将以织成的杭罗吊挂在机桶中,配置适当的染料,进行染色,然后放入清水漂洗、晾干,成为成品。9服装:用成品杭罗缝制服装。10绣花:在服装上绣花。11成衣:最终完成衣服成品。
  在上述每一道工序流程中,都保存着大量手工生产技艺。其中的水织秘方,系为杭州福兴丝绸厂邵家祖传。
  传承人概况  杭罗织造技艺具有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两种。杭州福兴丝绸厂的邵氏杭罗,首先源于邵家织罗第一代传承人邵明才,他年轻时在杭州艮山门莫衙营一家姓郭的作坊里学到织罗技艺,后来将自己学到的织罗技艺传给了儿子邵锦泉,邵锦泉又将他的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邵管兴。
  邵管兴是邵家织罗技艺的集大成者,他熟练掌握杭罗织罗中的所有技艺,目前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又将自己的织罗技艺,以及邵家祖传的杭罗水织秘方传给了自己的女婿张春菁,张春菁是杭罗新一代传承人。图为杭罗技师现场表演杭罗织造技艺。
  恩施土家织绵——西兰卡普 (国家级非遗)
  产生地区  重庆市酉阳县酉阳流域是土家织锦的原生地。西兰卡普是土家语,“西兰”是被子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早先通称“打花铺盖”或“土花铺盖”,后来凡是土家手工织锦都统称为西兰卡普。
  艺术特色  土家锦工匠称自己干的活儿叫“织花”或“打花”。同时,西兰卡普也意指自染自织的土花布,以区别于后来汉人进入土家聚居区所销售的“洋花布”。土家锦用本地木料为主体,竹竿为辅料制造的木机,自种棉、麻,自种桑养蚕,自纺纱,自用植物颜色,自染的棉、麻、丝线手工织布。
  传承人概况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土家织锦艺人比较集中在湘西州龙山县苗儿滩镇和叶家寨。苗儿滩打花人数 1142 人,织机数 692 台,在家打花人数 47 人,35 岁以上的艺人 1139人, 35 岁以下的艺人 3 人;叶家寨打花人数 152 人,织机数 30 台,在家打花人数 11 人,在外打花人数 55 人, 35 岁以上的艺人 150 人,35 岁以下的艺人2人。
  以上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湘西土家织锦的从业人员情况。目前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有员工 120 多人,来凤满妹土家民间传统工艺品贸易有限公司有员工近 300 人,来凤县的土家织锦村有限公司也有各类职工近 100 人。凤锦织艺有限公司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采用代织的形式将活发放给织锦艺人。图为土家族妇女织造西兰卡普。
  傣锦 (国家级非遗)
  产生地区  主要分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一带。
  艺术特色  傣锦从汉代开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其图案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和几何图案等。每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具体内容,如红绿颜色是为纪念祖先;孔雀象征吉祥;人象象征五谷丰登。傣锦有棉织锦和丝织锦两种。棉织锦基本用通纬起花、丝织锦既有通纬起花也有断纬起花。棉织锦以本色棉纱为地,织以红色或黑色纬线。德宏地区傣锦常用红、黑、翠、绿结合。织幅一般33厘米,长度约50厘米,多用作被面,亦作装饰织物。
  传承人概况  从玉溪市元江县往南走5公里,来到澧江镇者噶村。在这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傣族村里,却蕴藏着深厚的傣族文化,人人都能把织傣锦的方法和程序讲得头头是道,刀丽华就是傣锦手工织绣中的佼佼者,2005年,她凭借出色的手艺获得云南省优秀民间艺人(刺绣)称号,让这个原本普通的傣族村寨在省内声名鹊起。刀丽华的女儿罗敏对傣锦也很感兴趣,她说,现在她向母亲只学会了织傣锦,还不会绣图案,但她一定会学会这门手艺,因为傣锦是傣族生活、习俗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下一代继承,几十年、几百年后,这门手艺就没有了。图为刀丽华织傣锦。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