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刺激”背后的三大隐忧
发表时间:2014-07-21     发表评论

  今年二季度,在微刺激的帮助下中国经济小幅反弹,GDP增速从7.4%提高到7.5%,此外,随着各地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地方经济因此普遍出现回升态势。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齐齐发力,其“副作用”依然令人担忧。

  中国证券报在文章中提到以下三点:

  1,“四万亿后遗症”是否会再度上演;2,结构调整、民间投资仍然乏力;3,金融风险。

  今年,上半年M2同比增速达到14.7%,超过了年初13%的目标,社会融资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表外业务重新开始扩张,其中6月表外业务占比24.4%,较上月上升9.6个百分点。这令人担心此前4万亿推高企业和地方政府杠杆的情景是否会再现。

  在调结构方面,从三大产业来看,相较一季度,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明显提升,而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贡献率则出现下滑。民营企业投资、盈利未见大起色。6月工业增加值由上个月的8.8%跃升至9.2%,但从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反弹幅度最大,中证报认为工业增加值回升主要同上游的国有企业加快项目进度有关。

  其还提到,由于稳定经济关键在于稳定投资,目前基建增速已有所回落,房地产投资短期内难以摆脱下行通道,这意味着投资贡献率可能会继续下降。目前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尚未明显改善,民间投资仍处于低位,经济内生动力仍然偏弱。

  在金融风险方面,报道称,目前我国部分领域或地区金融风险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债务率过高、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良贷款上升、高收益理财产品兑付违约风险上升、金融业网络和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等。近期,债券市场又一波风险悄然来袭,多家民营企业站在债券违约悬崖边缘。

  例如华通路桥短融债,16日,华通路桥集团公告称,因公司董事长正协助相关部门调查,将于23日到期的短期融资券本息兑付面临不确定性。若该短融届时无法兑付,将成中国首单本金违约的债券。

  此外,投行美银美林曾发布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集合信托产品到期的高峰时段,此前多支信托产品面临兑付危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近日撰文表示,稳增长、保增长措施毕竟只是刺激政策,带来效果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

  2009年强刺激政策带来三个季度反弹,2012年5月份的刺激政策只带来一个月反弹,去年只带来一个季度反弹,今年最多就是一两个季度反弹。只要不接着采取措施,经济就要往下走,这是这几年已经看得很明白的趋势。

  中证报也提到,仅靠宽货币、宽信用及财政支出加大,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动力。下半年,在保证微刺激力度的同时,需全面加大改革力度。其中包括财政政策结构性调整、简政放权、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利率汇率市场化、农村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