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德国家族企业的国际化突围
发表时间:2014-09-25    作者:段心鑫 发表评论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代表国家,德国的工业企业始终都保持着其固有的运营特质。这些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它们远离资本市场,甚至限量生产。但在诸多细分市场,这些中小企业却往往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它们被誉为工业制造领域的“蚂蚁”冠军。

  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以下简称“VDW”)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德国机床行业出口最重要的两大市场—中国、美国表现并不理想,出口额分别下降8%和20%。其中,中国今年新增的机床订单下降了14%。

  事实上,受乌克兰局势的影响,今年前两个季度,作为德国机床行业另一关键市场,来自俄罗斯的订单也已下降40%。而目前,在海外市场中,仅美国显示出较高的增长势头。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刻意远离金融资本侵扰的德国中小企业,却仍在以其固有的模式坚持家族企业管理体制。

  “我们公司虽然不大,但是没有我们,世界上很多事情就做不成。”德国刀具机床企业Vollmer集团总经理Stefan Brand说。

  Vollmer集团的技术集中于刀具机床中的磨床和电火花床领域,前者的市场份额约为70%,后者的市场份额约为90%,木材切割圆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8%,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相关刀具生产企业都会采购Vollmer公司的产品,而与之对应的公司营业额约为1亿欧元。

  “这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特色,虽然规模小,但却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来为大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Stefan Brand说。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的诸多中小加工企业中,大都仍坚持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保持与资本市场的距离似乎也是这些企业的共性之一。

  Vollmer集团创立于1909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又两度在废墟中重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曾有人建议集团第二代领导人Heinrich Vollmer 裁员,但遭到其拒绝。

  “经济危机是暂时的,但这些具备技能的员工走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Vollmer集团总经理Stefan Brand说。

  据悉,如今Vollmer集团80%的股份已经转让予一家基金会, Stefan Brand表示,“尽管如此,Vollmer仍将延续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这也是Vollmer家族对基金会提出的要求。”

  由于德国中小企业在这些细分市场具有难以取代的技术专业优势,在德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的同时,机床、金属加工、传感器、空气净化器,甚至会展企业也随之走向海外。

  世界著名传感器生产商Balluff公司在全球有9个生产基地,其中成都基地为全球第二大基地。Balluff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ael Unger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球客户增多、需求日益提高、当地竞争对手的成长及政策约束等因素都为企业的国际化带来了挑战。

  “家族企业可以很好地控制公司发展方向和资金流,” Michael Unger 说,“这是家族企业的优势,不受资本市场的驱动只关注短期业绩”。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