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发达国家经济停滞或将常态化
发表时间:2014-09-28     发表评论

  6年前的金融危机使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经过各国政府全力救助,危机得到控制。可是经济增速一直在接近于零增长的低位水平徘徊,复苏始终未能实现,种种迹象显示,发达经济体经济停滞局面可能成为常态。

  通常来讲,经济衰退指经济活动处于下行状态,或者GDP连续下降两个季度;经济萧条是指比较严重的衰退,表现为大幅度的负增长;经济复苏是指经济增速逐渐加快,接近或达到危机或衰退前的状态;经济停滞则是指经济增速在比较长的时期里停留在0-1.5%的水平。自危机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6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虽然止跌,可是回升极慢。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实现0.9%的增长,欧元区今年二季度增长为0.7%,日本二季度则呈现负增长。这表明,发达经济体经济停滞呈现长期化和常态化趋势。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政府付出巨大的努力加以救助,这些政策措施对抑制金融危机的深化产生了一定作用,股市和房市得以激活,甚至还出现了泡沫化趋势,但是,真正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标,如就业、收入、物价、投资、消费、出口等指标持续低迷。在政府各项政策已经用尽,调控手段已无回旋空间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想借刺激手段撬动经济,以摆脱目前的停滞局面将是十分困难的。

  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呈现持续停滞局面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产业空心化十分严重,投资能力严重衰竭。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已经严重萎缩,由贸易、金融、保险、咨询、广告、旅游、餐饮等构成的金融服务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在产业空心化的背景下,产业供应链难以形成,投资乏力必然成为常态,无论政府如何刺激都无济于事。其二,贫富分化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多数社会成员收入增长缓慢,消费抑制深化。消费不旺,经济复苏自然没有希望。其三,发达经济体各国政府个个债台高筑,赤字规模巨大,为克服债务危机,各国均采取了紧缩财政政策,公共开支被大幅度削减,靠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增长已无可能。其四,制造业萎缩使商品出口能力枯竭,服务贸易出口又十分疲弱,出口已无法对经济增长发挥拉动作用。其五,政治制度陷入危机,不同政党为一己之私恶斗,很难达成妥协,政府受各种政治力量掣肘,难以有效发挥动员和治理作用。

  西方发达经济体已经失去往昔的繁荣和竞争力,深度的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已经严重削弱了技术创新和固定资本更新对经济的支撑力,短期内难以实现经济从停滞走向复苏,经济停滞将成为常态。深刻认识这一新情况,对于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稿件来源:环球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